();“師兄,近兩年未見,一向可還好?”香河城下,李瑾正在與出城迎接的史進、朱武談笑,邊上城門處,正有源源不斷的大車裝載著糧草,送進城中。卻是李瑾在武清城待了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帶著人北上,前來香河城巡視,正好要送糧食來此,便由許貫忠領兵陪著北上。
“如今三五日便能出城打上一次,卻是再好不過了。”史進開懷一笑,說道。
如今雖然沒有遼國大軍來攻,但是城外的小股流賊卻不算少,史進不時領兵出城剿賊,說是三五日便有一場小仗卻也不誇張。
不過史進在香河駐紮了幾個月,將周邊的流賊都殺散了,一時半刻卻是沒人來捋虎須了,如今香河地麵算是安靖下來了,朱武便說道:“城外流賊都已經剿得差不多了,你也總算能安生上兩天了。”
“軍師哥哥,這可就說錯了,寨主親自北上,定是有大仗要打,再讓我去剿流賊,我還看不上了呢。”史進嗅覺倒是靈敏,知道李瑾北上不會是無的放矢,肯定有更大的戰略目標。
被史進猜出了心思,李瑾也是直接說道:“師兄近來加緊練兵就是,開春之後,少不了仗打。”
寒暄完了,李瑾又向史進介紹了扈三娘,兩人見禮。史進說笑般喊了一聲“弟妹”,扈三娘也不扭捏,大方應了。倒是叫史進一時言語失措。
見李瑾身邊還有三個生麵孔,史進問道:“不知道這三位是?”
李瑾道:“關勝、郝思文、宣讚。”簡單說了一下三人的名字,隨即不再做深入介紹,免得揭了三人的傷疤。李瑾此行將三人帶上,便是要叫三人,尤其是關勝好好看看,山寨現在做的,到底是什麼事業。
一行人邊說,邊在史進的帶領下登上香河城頭。
香河城原本不甚高大,於遼國而言,此地雖然靠近析津府,卻是無險可守,加上宋遼兩國承平日久,宋軍也絕無可能攻打過來,根本沒必要築成堅城。不過自梁山占領此城之後,此地便是與遼軍對敵的第一線,因此才將城池加高,又疏浚護城河,引來大運河之水,加固城防,因此,如今的香河城雖然占地不大,卻是城高池深,隻論城防,卻是比武清城有過之而無不及。
李瑾將手撐在女牆上,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青磚,放眼西望,那裏正是遼國南京道的治所,析津府所在,更是漢家故地,古之幽州。
看李瑾放眼望西,許貫忠上前一步,說道:“寨主,要打析津府,需得先下陰城,而要打陰城,卻是非得水軍不可。”
陰縣,從名字便可知道,此地乃是河流環繞之地,若是沒有水軍,隻以馬步兩軍強攻,卻是難之又難,而且如今遼軍已經醒悟過來,出城野戰非是梁山之敵,隻會固守城郭,誘敵出城也非是妙計。
“兄長,稍後傳書山寨,請阮小二和阮小七兩位兄長領麾下水軍前來,讓湯隆和他手下的將作營也一道前來。”
“是。”
李瑾原本隻打算讓阮小二整編完新接收的水軍之後運送糧食前來,然而現在許貫忠既然說要打陰城還需要水軍作為主力,幹脆讓阮小七也一起來,讓湯隆也一道來卻是要打造攻城器械。敵我之間攻守易勢,析津府更是牆高城厚,沒有攻城器械輔助,萬難打下。即便李瑾不準備強攻,也需要做好萬全的準備才是。
又順著城牆巡視了一圈城牆,李瑾對香河城的城防表示滿意,誇獎了許貫忠、史進、朱武一番,一行人走下城牆,往城中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