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天色剛剛放亮,浩瀚水泊上的晨霧還沒有散去,梁山上已經是人聲鼎沸。
炊煙從房頂上升起,被微風吹散之後,融入晨霧之中。
晨霧散去之後,梁山山南水寨大門打開,數以千計的大小戰船從水寨之中緩緩駛出,人喊馬嘶,好不熱鬧。
中間一艘大船上,李瑾看著四周的船隻,豪氣頓生。想他們剛上山時,在王倫那短視書生手下,山寨水軍不過百餘嘍囉,數十隻小船,說是水軍,不過是一群放下漁網,拿起刀槍的漁民罷了。
李瑾他們入主梁山不過要一年多,如今的水軍卻是大小戰船千餘,將士接近三千人了。
片刻之後,他轉身對阮小七說道:
“山寨的戰船還是小了一些。”
“沒辦法,山寨現有的戰船都是收買的漁船、商船改的,兄弟們又沒有會造船的,能有現在這樣的場麵,還是歐鵬兄弟指點匠人們做的。”阮小七也有些無奈。
他身為山寨水軍頭領,更是山寨水軍的創始人之一,見到水軍一天天壯大,有了現在的規模,心中自然是高興的,但是因為山寨沒有能督造戰船的大匠,水軍擴充的腳步不得不慢了下來。
歐鵬祖貫原是把守大江的軍戶,他自幼在朝廷水軍之中長大,對水軍的大小戰船也是熟悉,所以上山之後,為山寨的戰船改造出過不少意見。
正是在他的指點下,山寨的匠人才能將漁船、商船改造成勉強堪用的戰船。
但是,畢竟隔行如隔山,何況是監造戰船這樣技術性很強的事業。所以歐鵬也就隻能是在想起來之後,不時地提出一些建議,並不能對山寨的水軍建設,尤其是戰船建造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山寨還是缺少專業性的人才啊!”李瑾感慨一句,雖然現在山寨可以說得上是家大業大,也是大宋境內有數的江湖勢力了,山寨頭領也有二三十人,但是李瑾還是覺得人手不夠用。
“看樣子要找機會去一趟飲馬川了。”李瑾心中暗道。他可知道,飲馬川可是有好幾位豪傑聚義,其中更有山寨現在需要的技術性大能。
李瑾與阮小七說著閑話,小半個時辰之後,船隻駛到岸邊。大船吃水較深,不能過於靠近岸邊,以免擱淺,隻能是由小船一趟又一趟不停地往返,將軍士、戰馬、刀槍、衣甲、器械,一一運送上岸。
又花了一個時辰,除了水軍之外的梁山人等才全部上了案。
排好陣勢,三營共一千五百馬軍在前,李瑾領著二百中權親衛和蕭嘉穗手下的五百守備軍的走在中間,兩營一千步軍在最後殿後。
三千五百人隊伍排成長龍行進,各個領軍頭領身後認旗招展,李瑾身後更是有一麵兩丈高紅色大纛隨風飄揚。
軍士衣甲整齊,頭領盔明甲亮,陽光之下,諸般軍器寒光閃爍,真真乃是強軍氣象!
蕭嘉穗領著新組建的守備軍隨李瑾在中軍之中,他們還擔負著押送攻城器械的任務。
濟、兗、濮三州合軍,共計一萬兩千人,這些人不可能直接睡在野地裏麵,自然是建造了營寨的。
要攻打營寨,便不同與野戰,將士用命是一方麵,另一方麵,卻也要有合用的器械才行。若是使用人命去填,李瑾哪裏能和朝廷耗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