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諸葛孔明(1 / 2)

東漢末年,戰禍天下。

建安十二年(207年),三分天下之蜀國昭烈帝劉備三顧茅廬,繼而讓其臥龍一鳴天下。流傳後世之《隆中對》更是成為家喻戶曉之絕篇。

流傳後世之《隆中對》盡管絕唱連連,但是又有幾人能夠知曉。其實當時,劉備坐於茅廬之內,與諸葛孔明之言語隻有簡短之寥寥數語。而那寥寥數語卻是跟《隆中對》完全沒有關係的。

清風拂麵,輕紗飄動。空氣中有著一股青竹的清香,檀香的微香,還有那淡淡的茶香。劉備坐於不大的木案前,手中端著那冒著熱氣的清茶。可是,看其雙眸便知道劉備之心思完全不在茶上。許久之後,劉備輕輕的歎了口氣。

劉備的輕歎盡管輕微,但是還是讓坐於對麵的諸葛孔明清晰的聽到了。諸葛孔明看了一眼劉備,亦是輕歎了口氣。“好不容易才脫離那廟宇高堂,遁入凡塵之中。又何必再讓自己卷入那帝爭業火之中?”

劉備放下茶水,看向了諸葛孔明。“如今天下紛爭不斷,若是任由吳魏爭雄,那天下百姓可就真的沒有半點平靜日子可活了。”

諸葛孔明搖了搖頭,“三分天下固然可行。可是,如今天時地利人和,魏占天時,吳屬地利。而你若想與他二人爭鋒,隻有人和之選。”諸葛孔明說道這裏停頓了一下,好似是要劉備細細想清楚。“而你一旦選其人和,可曾想過世人如何看你。曆史之上,你將留下何等評斷。”

劉備站起身,透過輕紗看向了外麵的天空。片刻之後才徐徐說道:“天下蒼生身處水深火熱之中,我之一人還管的了什麼世人評斷。縱然留下一世罵名,又有何妨!”

“唉,”諸葛孔明也慢慢站起,走到劉備的身邊看向了外麵的天空。那輕歎聲中帶著濃濃的惋惜,“以你之才能,這天下誰人能敵。擁有大鵬之力,為何不圖鯤鵬之誌?”

劉備搖頭輕笑,拍了拍諸葛孔明的肩膀。“你知道的,我對帝業沒興趣。”說著,劉備對諸葛孔明歉意的說道:“倒是難為了你,因為我害的你不能在此清修。還要入那凡塵經曆紅塵業障。”

“罷了,”諸葛孔明無所謂的擺手。“反正都這樣了,這一世就陪你走一趟便是了。”

沉默中,隻有兩個看著天空的微笑和孤獨的魂。

又有誰知道,就在那簡陋無比的茅廬中。兩個人的輕言片語便改變了這紛爭不斷的天下。

而在那之後,世上少了一個悠閑的市井平民,多出了一個以仁而天下聞名的君王。

從那之後,天下少了一個清修的凡人,多出了一個多智如妖的臥龍孔明。

建興十二年(234年)二月,諸葛孔明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屯田於渭濱,與司馬懿對陣於渭南。

同年八月,諸葛孔明病故於五丈原,享年五十四歲。

原本一切或許都應隨著諸葛孔明的逝去而結束。可是,往往一幕的落下,正是另一幕的開端。一切的開始就在諸葛孔明病故前一夜。

是夜。

天空之上星稀卻無月,一處連綿千裏的軍營中,一處主帳內。一位發須皆白的老者靜靜的站在營帳內,手中拿著一麵黑羽扇。雖是一身樸素黑袍,但是卻讓人看之一眼便不敢生出半點輕視之感。老邁的臉龐上,是那一雙銳利中深邃的雙眸。老人慢步走出了營帳,對著台階下的一員魁梧不凡的將領喊道:“薑維。”

薑維手持長劍而立,聽到老人叫自己。急忙幾步來到了老人的身前,異常恭敬的對老人行禮道:“丞相!”

從薑維的稱呼和此時軍營內到處飄動的軍旗上一個大大的蜀字,便可得出此老人赫然是天下聞名,多智如妖的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對薑維點了點頭,隨後並沒有立刻開口說話。而是,抬頭看向了朗朗夜空,沉默不語。而薑維則站在了諸葛孔明的身後,看著諸葛孔明那即使是寬大的衣袍都遮掩不住的消瘦背影,心中一陣悲哀。誰曾想,當初那個令敵人聞風喪膽,一生攻無不克的臥龍。如今卻是如此蕭條的站於寒風之中,悲涼而傷。

“丞相,你身體不好。”薑維看著諸葛孔明,擔憂的勸道:“還是回帳內休息吧。”

諸葛孔明苦笑了一下,搖了搖頭。“我是身受天譴而傷,豈是休息能愈的。”諸葛孔明轉過身看向了薑維,臉上帶著一絲不甘,卻還有一絲解脫。“我能感覺到,明日便是我魂歸之期。但是,我卻是放下不下這蜀漢天下。”

“丞相!”聽到諸葛孔明的話,薑維猛地單膝跪下。高聲喊道,聲音中帶著濃濃的哀傷。

諸葛孔明擺擺手讓薑維起身,“生死不過是天道之必然,無需傷悲。”說著,諸葛孔明抬頭看著晴朗的夜空,雙眸之中卻是漸漸的出現了一絲桀驁,慢慢的雙眸之中盡是那份桀驁不馴,那份不屈。看著夜空,仿佛是看到了那至高無上的存在。“原本生老病死,本是天道循環,我應坦然受之。但是,”諸葛孔明對著夜空忽然仰天長嘯出聲。“你不該讓我天命之人生出不甘!既然如此,那這一次,我就逆上一次!”說著,從諸葛孔明的身上生出了一股仿佛天地都難以欺壓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