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次中國之行(1 / 2)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2006年,超弦國際會議即將在北京召開,遠在倫敦的霍金收到了國際會議的邀請函。四年前,杭州之行,讓霍金愛上了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一邊品著香茶,一邊看著美景,這也是讓霍金最難忘的美好回憶。北京,對於他來說,並不陌生,他難忘1985年的北京之行,也想到了"霍金蒸發"的那段往事。

2006年6月12日,霍金在女兒露西的陪同下,坐飛機來到香港,他將在13~17日訪問香港科技大學,他的妻子伊萊恩沒有陪同前來。在香港,霍金的行程安排得很緊,內容也很豐富。13日,記者見麵會上,香港媒體的記者見到了霍金,霍金的演講和回答媒體的問題都是通過電腦語音合成器來完成的。

香港的夜景世界聞名,6月14日,霍金乘船欣賞香港的夜景,他很喜歡這座充滿時尚活力的城市,他希望,以後還能到香港遊覽。6月15日下午,在香港的禮賓府,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會見了霍金,時間大約為30分鍾。會見結束後,霍金來到科技大學體育館,他做了演講,演講的題目為《宇宙的起源》,體育館內座無虛席,聽眾有1800名。這次演講與以往專業的演講不同,就是一次科普演講,普通的聽眾也能夠聽明白,有人說:2006年6月,霍金的香港和北京之行,目的就是為了給中國的普通聽眾進行科普普及。

霍金的演講是從童話開始講起的:"根據中非Boshongo人的傳說,世界最初隻有黑暗,水和偉大的上帝。一天,上帝胃痛發作,嘔吐出太陽。太陽灼幹了一些水,留下土地。他仍然胃痛不止,又吐出了月亮和星辰,然後吐出了一些動物、豹、鱷魚、烏龜,最後是人。

這個創世紀的神話,和其他許多神話一樣,試圖回答我們大家都想詰問的問題:為何我們在此?我們從何而來?一般的答案是,人類的起源是發生在比較近期的事。人類正在知識上、技術上不斷地取得進步。這樣,它不可能存在那麼久,否則的話,它應該取得更大的進步。這一點甚至在更早的時候就應該很清楚了。

……

詹姆·哈特爾和我發展宇宙自發創生的圖景有一點像泡泡在沸騰的水中形成。

其思想是,宇宙最可能的曆史像是泡泡的表麵。許多小泡泡出現,然後再消失。這些對應於微小的宇宙,它們膨脹,但在仍然處於圍觀尺度時再次坍塌。它們是另外可能的宇宙,由於不能維持足夠長的時間,來不及發展星係和恒星,更不用說智慧生命了,所以我們對它們沒有多大興趣。然而,這些小泡泡中的一些會膨脹到一定的尺度,到那時可以安全地逃避坍塌。它們會繼續以不斷增大的速率膨脹,形成我們看到的泡泡。它們對應於開始以不斷增加的速率膨脹的宇宙。這就是所謂的暴脹,正如每年的價格上漲一樣。"最後霍金說:"盡管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偉大成功,並非一切都已解決,但我們觀察到,宇宙的膨脹在長期的變緩之後,再次加速。對此理論還不能理解清楚。缺乏這種理解,對宇宙的未來還無法確定。它會繼續地無限地膨脹下去嗎?暴脹是一個自然定律嗎?或者宇宙最終會再次坍縮嗎?新的觀測結果,理論的進步正迅速湧來。宇宙學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活躍的學科。我們正接近回答這古老的問題:我們為何在此?我們從何而來?"演講結束後,霍金回答了6個問題,這些問題五花八門,有關於宇宙學的,也有關於霍金生活的。霍金開玩笑說:"有人問,我是地道的英國人,為什麼要用美國口音?那是因為,我這個語音合成器在1986年製造,是美國貨,所以是美國口音。我一直用它也沒有大問題,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如果現在不用,我就要用法國口音的最新產品,那我太太不跟我離婚才怪!"霍金說完這些話,會場上笑聲不斷,這就是霍金的魅力,他的臉上帶著微笑,用幽默的語言講話,而不是那樣拘束和嚴謹。

有位記者向霍金提出一個問題:"有位青年曾因意外導致全身癱瘓,他希望能安樂死,您會不會因為身體殘障而感到沮喪,麵對負麵情緒,您是如何克服的?"霍金回答:"他有自由選擇結束生命,但那將是一個重大錯誤。無論命運有多壞,人總應有所作為,有生命就有希望。"在不喜歡霍金的人的眼裏,他們覺得,霍金的這些話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在喜歡霍金的人眼裏,這些話都是經典。但是,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他的話確實能給人思想上的啟迪,這也許就是大師的力量。

霍金演講結束後,他與來香港的大學和香港科學學會以及香港物理學會的四十多名學者聚會,然後是贈書。

2006年6月17日晚,霍金結束了在香港的活動,坐飛機到達北京,這是他第三次來到中國。這次來北京,主要是出席在北京召開的2006超弦國際會議,在北京期間,他有兩場講座,題目都是《宇宙的起源》,"霍金熱"在中國開始升溫。

容納萬人的人民大會堂,一層和二層都坐滿了人,超過了6000人,在這些人裏,不僅有600位科學家、高校學生和科研工作者,還有熱愛科學的普通市民,霍金在北京的這次演講會創造了國際物理史學術講演會聽眾人數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