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瑪,學士真麼好的人,忍辱負重恢複四川各軍州,拯救了多少的生靈,誠心重新歸附朝廷,那群措大竟要幹殺人劫貨的買賣,端不為人子,好在反他娘地。
的確,對於秦風這些流民孤兒來說,李易給了他們新生,就如同再世父母,再加上那維係天下的新思想,有意無意地灌輸,讓本就不多的忠君思想徹底淡漠。
“風子,知道什麼是亂中取勝嗎?”李易很耐心地為秦風解釋,這種情形並不多,在他眼中秦風是可造之材,是值得相信的心腹,有機會培養自不能放過。
當然,現在又來了個秦用,這兩個哥們真有緣分啊!相隔數千裏卻有兄弟的姓氏,卻文武有別不相間。
“如今,看是亂象迭生,卻還有規律可探。虜人雖尚有實力,但西線若無突破,他們終將無力再戰,我大軍出仙人關一旦奪取梁泉,便注定他們的失敗。記住,攘外必先安內,塔海敗退之際,便是同室操戈之時,與其給對方時機,不如先行動手。”李易看了眼秦風,覺得有必要灌注有利的事情。
“正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朝廷遣孟珙為宣撫使,此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我之策劃,給他們造成全力抗戰錯覺,在他們意想不到的時機,給於致命一擊,徹底解除隱患,騰出手來專力對付塔海。”
秦風恍然大悟,原來還有這番道理,立即躬身道:“小子明白。”
葉開也明白了,文封更明白了,攘外必先安內,大宋朝廷的金科玉律,他們雖是武人卻非常深刻,因為安的就是他們,這年頭武將哪有出頭之日?
“要靠那幫子人,蜀川早就被屠了兩三次,還有臉來爭奪。”李易想到臨安之行,心下不免憤憤,不免氣憤地道:“好了,你來回城內外,定要小心謹慎,萬勿有任何差池。”
“小子先下去了。”秦風明了也是果斷,立即施禮退去。
文封目送秦風退去,才道:“學士,忠孝軍駐紮城西四十裏處,一旦有事不得不防。”
李易眉頭微挑,臉色卻很鄭重。不可否認他與上官昭的關係,曆經一次生死,並不算什麼,偶然尋到上官巧,也是聊盡人事。他們的相識僅是萍水相逢,歸根結底是他無意中慌不擇路,造成上官兄妹的悲劇。
上官昭對他雖有傾向,卻並不那麼明顯,很顯然對方是有主見的讀書人,心中有自己的方圓。舉全蜀之力抗戰是大前提,保存忠孝軍實力,避免毫無意義地被吞並,也是上官昭所想,不然也不會在武休關拖延兩天,更不會死守南鄭與中梁山通道。
人都是矛盾的,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也沒有絕對的善惡,李易有自己的理想,上官昭又何其沒有抱負,一切都是根據環境變化不斷變化,他若是用靜態眼光去看待問題,死都不知怎麼死的。
南玥竟與前日去他營寨,實在出乎意料,為了避免橫生波瀾,他最終選擇了躲避,卻不知是對是錯。
提到南玥,李易稍有頓挫,對她,他始終抱著莫名其妙地感覺,情愛?不是,或許以前有那麼一絲,自二人再次相見,他卻有了抉擇。對手?更不可能,雖然南霽雲死於戰亂,但那是國事非私仇,他與南玥都是睿智之人,一時想不通卻不會舍大義全小節,更何況臨安府大獄那見麵,更是有選擇的忘卻,似乎摻雜某種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