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知秋風淡雲輕地笑了,瞥了眼李慕白說道:“過講,過講,子圭見識不凡,在下頗為佩服。”
李易玩味地看了眼他們,文人之間爭意氣,火藥味十足,卻又有幾分毫無粗口的雅道。不過,李慕白潛力驚人,他已有打算重用,能夠平衡葉知秋的影響,二人在可控範圍內的分歧,他還是喜聞樂見,甚至隱有推波助瀾,也算是上位者的平衡權謀之道。
隨著地位不斷攀升,主政一方的態勢逐漸確定,上位者的禦下權衡不知不覺中產生,這也是必然的結果,無論他願不願意都必須如此,當下淡淡地道:“我雖然不願,卻不得不做,就看孟太尉如何應對了!”
葉知秋和李慕白默然,兩人都能理解當今局勢的嚴峻,心裏各自有了算計!
此時,蒙古軍入侵在即,忠孝軍主力由西縣北調,駐紮武休關南,這段時間也招募些民眾,並從夔州路征發六七百壯丁,全軍增至四千五百人。
孟珙非常重視武休關,在巡視關防之際,順帶校閱忠孝軍,接見南玥與上官昭。
南玥依然是初見孟珙那身打扮,不過換成了青衣,上官昭卻是一身半袖戎服,神色頗為嚴肅。
“忠孝軍軍容齊整,可見二位盡心盡責。”孟珙對南玥、上官昭不吝褒獎,令人如沐春風。
南玥淡然一笑並未說話,把機會讓給上官昭。
上官昭瞥了眼南玥,開口道:“太尉過譽,屬下職責所在。”作為忠孝軍的總管,他自然當仁不讓。
孟珙對上官昭公式化的應付,顯然也缺乏興趣,但他仍笑咪咪地道:“有忠孝軍在,武休關防禦放我放心不少。”
簡單幾句沒營養的話後,上官昭找個借口退下。孟珙方才看著南玥,沉聲道:“看來尚言掌軍不易啊!”
南玥櫻唇微翹,淡然道:“三弟能力出眾,將士多誓死隨從,太尉若能用可抵精兵萬人。”
孟珙不免一笑,玩味地道:“尚言玩笑了,兩府頻頻傳檄,恐怕尚言也接到官塘。”
南玥神色稍瑕,低聲道:“太尉,難道不能稍停片刻,共禦外悔?”
孟珙似乎料到南玥的態度,並未有任何的驚訝,平靜地道:“未雨綢繆。”
南玥聞言不語,一張絕色豔麗的臉蛋風平浪靜,無人能窺探她內心到底作何打算。
“李易加強沔州、龍州防禦,主力馬隊陸續調入大安,恐怕早有定策,忠孝軍乃朝廷在蜀川支柱,斷不可有任何閃失。”孟珙一心抗戰,但李易的手段還是落在他眼中。他知、李易知,陽謀而已,正如李易曾言:先秦諸子玩剩下的,無聊至極。
但是,就算是玩剩下的招數,放在合適時機,仍然屢屢得手,正如時下蜀川,雙方戰略一覽無餘,李易與孟珙明知對方算計,卻不得不各憑手段,看誰能把蒙古人引到對方戰線上,那才是真正的殺招。
很顯然,李易占據極大優勢,其北上轉戰的意圖,也有然蒙古人認識到蜀川馬軍犀利,取短棄長攻伐沔州、龍州等處,宋軍馬隊很可能北上斷其歸路,主力沿大散關取南鄭,進入平原與宋軍馬隊決戰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