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此,生死最後一關,過則生、不過則死,使他明白了很多事,也看清了很多事,任何的成功都必須付出代價,拆帶的更替更像是鳳凰涅盤,清除腐朽不堪的濁物,在熊熊烈火中獲得重生。
遽然間,心情不再沉悶,豁然開朗許多!
李易刹住胡思亂想,把念頭集中在關口上,如何才能過去?實在令人頭疼,說一千道一萬,過不去的話總歸白搭。
文封也是頭大不已,他雖自持武力,敢在千軍萬馬中薄陣。當年,新井一戰說是葉開單騎薄陣,實際上他也身披重甲出動接應,深入軍陣六百餘步斬殺三十餘人,讓葉開成功透陣而過成就名聲。
不然,葉開恐怕很難折頭殺出重圍!
單說這份勇力,他還真沒把尋常將校放在眼中。可是麵對夔門關防,他也是一籌莫展,半點法子也沒有了。
“學士,關口那邊船隻並不算多,按常理應連放數艘。”
李易點了點頭,進入夔門是高度落差水也不深,載有貨物的江船,需要人力向上拉,逆流入蜀的江船都不太大,正常情況下都是大型江船在歸州東,把貨物換上稍小船隻,以圖通過水流喘急,淺灘漩渦並存的三峽。
即便是水淺,關口每次也能過數船,不想今日一艘艘的地過,看看就有貓膩存在。
“最後一關,真的不好過啊!尼瑪,至於那麼賣命嘛!要是蒙古人真的打過來,看你等還如此賣命。”李易心情大壞,忍不住爆了粗口,這群書生大蒙古人是軟蛋,抓捕自己人倒是行家裏手。
“學士,有人跟蹤。”文封忽然輕聲嘀咕。
李易心下淩然,腳上卻沒有停止,而是慢悠悠地度步,漫不經心地道:“不要打草驚蛇,看看把他引到人少的地方。”
文封心裏明白,他神色如常跟著李易,卻分神關注後麵,如同漠不關心四周動態的孤狼,隨時對獵物作致命一擊。
正當他們緩步向鎮子外走去,打算把跟蹤者引入僻靜處斬殺,卻不想剛出了鎮子,後麵那人似乎加快腳步要追上來。
李易心下不由地大為詫異,不對啊!若是探子必是小心翼翼地跟蹤,或是趕緊回去稟報,哪有追上他的道理。刹那間,他猛然停住腳步,回過首向後看去,文封也果斷地回味在他身邊全神戒備,一旦有變將毫不猶豫地出手。
“原來是你?”
當看清楚來人,李易不免眉頭跳動,連文封也驚訝萬分,脫口道:“陳敏?”
來著正是陳敏,李易的猛然轉身,讓他嚇了跳不自然地退後一步,畢竟對方狠辣的作風,那絕對不帶半點容情的刀鋒,讓他至今心有餘悸,倒是他藝高膽大,拱了拱手道:“小人拜見王學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