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怔了怔神,臉色遲疑不覺,他不是想不到李易在蜀川的實力,但需封閉道路,完全能成為割據勢力,逃出行在危險萬分,卻總比欺君之罪劃算。但是,他不能給李易此種大逆不道的建議,在他看來那樣隻能把李易推上不歸路,非他所願。
勸李易自行請罪,削去兵權,任由數萬精銳散去,蒙古軍再入蜀川大肆殺戮?一時間,他陷入猶豫不定之中,真是好生的痛苦啊!
正當李慕白猶豫不決間,喬行簡同樣非常矛盾,李宗勉、李鳴複秘密稟報趙昀,趙昀當即大驚失色,立即傳他入宮。
當他聽李鳴複一一道來,震驚不已,李易竟上下欺瞞,手上實力竟如此恐怖,即便是吳藍山誇大其詞,以他的老道,也認為其主力絕不下於五萬。
這是何等的概念,絕對是欺君罔上,單憑刻意隱瞞實力,便足以推翻種種忠心,他實在不敢相信,自己竟被一個黃口小子騙了,著實可恨。
趙昀陰沉著臉,語氣不善地道:“喬公看,如何?”
喬行簡沉默片刻,雙目望著李宗勉,正色道:“吳藍山所言,可能證實?”
李宗勉一陣猶豫,決然道:“吳藍山在戰亂中,拉起忠孝軍抗擊虜人,忠義可嘉,卻被李易借機吞並大部人馬,銜報私仇的心念還是有的。不過,茲事體大,他雖有浮誇,卻斷不敢誣陷。”
喬行簡慢慢點了點頭,沉聲道:“如今已然明了,李易確是隱瞞。”
有了喬行簡的判言,趙昀更加確定,心下陣陣大恨,他本對李易頗為欣賞,又報以極大希望,卻不想其竟欺君罔上。隱瞞大半實力,他想幹什麼?很明顯,包藏禍心,意圖不軌。
喬行簡瞥了眼李宗勉,淡淡地道:“李易之事若有十分斷定,此人看是大忠,實大奸大惡,當外鬆內緊,謹慎從事,密召李易問話,一旦坐實應當機立斷,決不能不留後患,速派孟珙輕兵入利州兩路。”
李宗勉、李鳴複紛紛頷首稱是,喬行簡出事之老辣,令他們佩服,李易在蜀川勢力龐大,部下都是一路殺出來的梟雄人物,不殺難以散所部人心。
斬殺李易與孟珙入利州收拾殘局,環環相扣,是穩住局勢的上策,如能順利實施,蜀川局勢尚有一線轉機。
“李易有意隱瞞看,其心叵測,著拿下問案,如吳藍山所奏確實,立即賜死。再傳旨,孟珙率軍火速入利州兩路,急調京湖一萬兵馬跟進。”趙恒幾乎給李易定了性,索性把事情做絕。
“此子,梟雄也,不愧是絕代妖物!”喬行簡長長一歎,神情間有了幾分孤寂,其實他真的有些可惜。
南玥對吳藍山非常憤怒,這廝的不負責任言論,實際上等於把李易推上絕路,任誰都能看出來李慕白的結局,必然是朝廷削弱不可控手段,李易正是被削弱的對象。
其實,自從在四川她就有某個念頭,蜀民至少能活下去的希望,還有反擊蒙古人的波瀾壯闊,都讓她有了新的感官。
但是,南霽雲的殉國讓她無法釋懷,畢竟是李易率軍攻城,才讓悲劇發生,卻不曾去想就算不是李易,潼川府能否守住?就在曹友聞陣亡、趙彥呐奔逃的潰散情形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