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該其倒黴,理刑參軍乃乙未科同進士,正是年輕氣盛之際,剛從錢塘縣升遷上來,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油鹽不進逮著不放,任誰也不好說話。
雖然,張六在臨安黑白道混的有聲有色,但對方畢竟是臨安府理刑參軍,他斷不敢與之公然對抗。
看來,又要麻煩老姐,在宮中給他運作一二了,誰讓他對謝婉清誌在必得,又既得隴複望蜀,實在是沒有辦法。
“不就是區區臨安府嘛!老兄之事在下義不容辭。小八那點破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勾欄那點破事,別的不敢說,在下跟臨安府打個招呼,他們還是要給幾分麵子的。”賈似道大大咧咧地說道,反正張瓊已經下台了。
張六大喜,賈似道雖然為人不堪,無賴習性,卻很要麵子,答應下的事多是用心去辦,有賈妃娘娘在宮中幫襯,區區臨安府還真的不在話下,心情大好之下,當即笑道:“大官人真豪爽之人,如有差遣,老兄我義不容辭。”
“好說,好說,朋友之間,理應相互幫襯。”賈似道非常舒心地笑了。
張六嘿嘿一笑,心下卻鄙夷不已。朋友,別扯淡了,哪有向朋友紅顏知己伸手的道理,哦,似乎並非紅顏知己,沒有傳聞李易和謝婉清、宮素素有私,卻挨不住他去琢磨。
不過,一想謝婉清的交融,他心下也不免騷動,換成他有此大好時機,必然也會下手,把嬌滴滴的美人搞到手,至於宮素素那更是天仙般地女冠啊!
再看賈似道那兩撇胡須,不由地暗叫可惜,美若天仙的謝婉清在其胯下婉轉承歡,好白菜都被豬拱了。可惜,他並不知道李易對謝婉清毫無感覺,甚至連心思也沒有,至於宮素素隻能算是學問好友,嚴格說是宮素素有意罷了
賈似道心情大好,與張六商議具體細節後方才出來。
張六是何等人物,就是吃這碗飯的,小報十有八九是捕風捉影,吸引人眼球,亂七八糟的東西拚湊,賣給那些好事者。由於多是胡謅八扯,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很少有人真正計較,就算是當事人也懶得理會。
不過,卻能給人的聲譽帶來致命打擊,謊言說一千遍就成了真理,並非是英美人所創,咱才是老祖宗。
賈似道的計劃,在張六的算計中,竟周全不知一兩個檔次,自是大為欣喜,暗歎張六不愧是吃這碗飯的,還真能把胡扯的事給說的頭頭是道。
想想,謝婉清是何等的驚慌,何等的憤恨,他不由地樂在心頭,仿佛美嬌娘頃刻間投入懷抱,任他采摘。
不過,心頭還是閃過一陣愧疚。無論如何說,李易與他友善,私下做出此等事,難免有幾分不安。再想李易背叛家國,甘為蒙古人幫凶,早就與他分道揚鑣。與公與私,他搶奪謝婉清奢求宮素素都無可厚非,一個投靠異族之人,怎能擔待宮素素的等待。
出門之際,他的心情一片大好,忍不住哼出幾聲小曲。
不出數日,臨安一家小報登出,宮素素與李易往事,並信誓旦旦地宣稱,王宮二人之間的交往,甚至信誓旦旦地聲稱,他們早已定情,宮素素甚至要遠赴蜀川投奔李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