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身邊,成軒的馬槊上掛著緋紅雄鷹三角旗,這是利州禦前馬軍的軍旗,三十七騎分在軍旗左右。
從馬蹄抬起的瞬間,他們便沒有退路,隻有一往直前,不是榮耀的戰死就是輝煌的生存。
此刻,宋軍將士凝望他們的背影,個個撇足了勁,蒙古軍將士瞪大眼睛,仿佛不敢相信區區三十餘人,竟敢對上萬人發動衝擊,若非膽大妄為,便是得了失心瘋自尋死路。
或許,這個時代真的太瘋狂,讓人陷入無盡的狂熱。
王資遠眺越來越快的馬隊,長長一歎,調轉馬頭退入陣中。在他看來,李易一去不可能再回來,他在不值的歎息中,生出悵然悲戚,能夠義無反顧的人太少了!反倒忘記李易戰死會給他帶來何等後果。
“兄弟們,衝上去,給我狠狠的殺。”
三百步,馬隊進入快速奔馳,李易抽出無羽箭,用力踩著馬鐙,準備左右馳射。
或許,蒙古軍統帥輕敵,也可能三十九騎決死衝鋒,令人生出無限敬意。蒙古軍並未正麵弩箭射殺,陣陣號角聲響起,號旗舞動,左右翼各出數十騎,對宋軍馬隊進行包抄。
顯然,蒙古統帥要用對待勇士的方式,堂堂正正斬殺他們,振奮士氣打擊宋軍勁頭,還有就是給勇士壯烈的榮耀。
李易當先開放箭弓,一名衝在前麵的色目騎兵,應聲而落馬,他興奮地大吼一聲,贏得宋軍騎兵一陣叫好。
“太尉威武。”
“好箭法,嗬嗬。”
“兄弟們,備箭,我們射殺豬羊。”
“沒有人能在我等麵前猖獗,虜人豬羊更不能。”李易大笑馳騁,再次張弓搭箭,無羽箭流星般地射出。
三十八騎人人振奮,他們主動列成雁行陣,快速馳騁戰場,不斷用弓箭左右馳射,六七名色目和女真騎兵摔落馬下。
宋軍疊陣中將士看的熱切,爆發出震天價的歡呼,連王資也忍不住高聲叫好,絕對是鼓舞士氣的所在。
李易張弓拉箭,連發三矢,三名色目騎兵應聲墜馬。
但是,弓箭發射速度也就是三發,騎射極為短暫的,雙軍對持已封閉騎兵活動空間,李易他們無法機動作戰,隻能奮勇前進,留給他遠戰的機會並不多。
數十步之際,李易收起黑漆弓,蒙上了青銅修羅護麵,拔出馬鞍後的四尺直刀,義無反顧地策馬疾馳。
三十八騎紛紛亮出馬槊、長刀、狼牙棒,雙鐧等兵仗,氣勢洶洶,義無反顧地向左右合圍蒙古騎兵殺去。
幾名探馬赤軍色目騎兵圍上來,他們見李易鐵甲精良,戴著鳳翅盔,又有青銅護麵,那明顯就是將領,身份還不能低了,於是乎貪功之心大勝,無論是哪方對於斬殺將小的賞賜,那都是相當給力的。
王孝仁瞪大了雙眼,高聲大呼道:“太尉轉向,不要被纏住。”三名騎兵從不同方向圍來,沒有支援是相當危險的,一個人絕對無法應付,這是軍中常識。
戰場,絕非靠個人勇猛那麼簡單,根不是蜂擁而上能解決問題的,而是靠袍澤的相互配合。精兵,之所以被稱之為精兵,除了個人勇武外就是相互配合,沒有幾個莽漢能在戰場上活下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