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和南霽雲見過麵,不去拜訪人家似乎說不過去,再說人家又升遷為朝奉大夫、文寶閣學士,最重要的是通過那紈絝子弟,知道南霽雲可能外放蜀川,這可是大好機會。
盡管,他的想法不斷改變,逐漸去思考家國,卻依然不可避免不去把握機會,能有回家的捷徑幹嘛放棄!
南霽雲的府邸並不難找,住在林仙寺東的巷子裏,竟然還是個小型宅院,在臨安城中北部價值不高,也就是百貫錢的樣子,就算租賃也就是每月兩貫錢。
不過,想想也就明了了,南霽雲久在地方為官,根本不需要購置大產業,更何況其為官清廉,沒幾個錢購置產業。
咳,為官清廉似乎說不過去,大宋朝廷俸祿優厚,知州的待遇絕對不低,何況以寄祿官拿錢更高,還有那些合法的地方收入,要說置辦不起大宅院,恐怕沒人去相信。
要知道,大宋時代可不是吝嗇的明清,那可是極盡優待大臣,明清時代的知府每月幾兩銀子,大宋的知州除了地方土地貼補,每月還有四十到六十餘貫的正俸,這就要看寄祿官高低了,還不算那些亂七八糟的貼給。
一句話,隻要你成為官員,就不會陷入窮苦境地,朝廷甚至把酒和炭柴都備好。相比曆朝曆代而言,綜合平時物價來說,除了漢代就是宋代後代士大夫。
當他敲響了庭院的大門,出來的正是來時那老仆,他看到李易並未驚訝,相反笑眯眯地道:“小道長,來了。”
李易也沒有客氣,打了個稽首道:“見過老宿,還請通報學士,貧道前來拜會。”
“可有拜帖?”老仆並未讓李易進去,也沒有轉身回稟,而是閉著眼睛要拜帖。
李易愣了愣,他哪有哪門子拜帖,那都是士大夫之間的雅趣,他不過是底層的道人,接觸士大夫階層時間短,哪裏還能隨時想起這些套路,臉色大為尷尬。
“沒有拜帖,恐怕。。。。。。”老仆臉色為難地道,目光卻有幾分詼諧。
“還望老宿通融。”李易搖了搖頭,既然大老遠來了,總不能掉頭回去。
“算了,玩笑而已,你且隨我進來。”老仆看著李易笑了,仿佛逗了雞仔的老狐狸。
李易才恍然大悟,敢情人家逗著他玩的,卻不好去說話,隻能心下暗歎,看是老成持重的老仆,竟然也有風趣一麵。
當他到了客廳沒多久,南霽雲就出來了,那是副儒者打扮,顯得格外的閑散自在。
李易自然很恭敬地說話,不知不覺間就把話題向南霽雲去向上靠。
南霽雲不置可否,畢竟兩府還沒有貼黃,他也不好有個定論,淡淡地說道:“沒想到你卻能文能武,短短時間在臨安闖出了名頭,實在出乎我意料。”
“學士過講,貧道不過是僥幸。”李易在南霽雲麵前,還是保持相當的謙虛,大儒可不是鬧著玩的。
“你的才學放在道門可惜了!”南霽雲有些惋惜地道,要能入他儒家,此子前途不可限量。
李易笑而不語,心中卻晃動不易,可惜他逃亡過程中用道士身份,早就被坐實在了,僧道不可以取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