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慶法師顯然沒料到,李易竟然如此猖狂,駁斥了道門又把矛頭對向佛門,天下還有如此作死的人嗎?那顆波瀾不驚的心有些蕩漾了!
“天竺沙門本著,可曾如是我聞?”李易根本就不留情麵,理由竟然和駁斥道門相通,讓人聽了實在發狂。
也是,原本虛無縹緲的事情,後人硬是給加上,你不出紕漏才怪,當道門化胡經轟然倒塌,他對佛門的反駁很輕鬆。
大明和尚為之語塞,他是明白人,佛門三聖論那是胡扯,專門針對化佛經而生,佛門古本中壓根沒有,似乎有些領悟了些許道理,不破不立啊!
在場的某些聰明人,臉色也有些恍然,看向李易的目光有幾分讚歎。
“道家傳承無是有之根,是眾妙之門,是生之玄機,趨向生生不息,走向長生久視。天竺沙門浮屠的空,不過是除滅一切生機,趨向死死不生。天道生生不息,豈是人所能撼動?中土佛門千年滄桑,早就是本土道統,道、儒、佛共同教誨天下蒼生,還有何先後爭辯!學問辯論豈不更好。”
“要知道,胡人不堪教化,早就肆虐中原,能少份爭端就多份力量抗爭。”
李易終於說出自己的目的,他並不想激化佛道矛盾,借著批判天竺沙門浮屠,把佛門劃歸本土,要給別人留下某些希望。他從開始就設下了套套,先避開了佛道貴賤之爭,避免陷入低俗的紛爭,再故意涉足老子化佛經真偽,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畢竟,他並不是要針對佛門,是要得到正式的認可,能夠拿到文疏回家,僅此而已。
眾人一陣沉默,幾乎沒有人去反駁,更無人對其羞辱天竺沙門討說法。對於道門來說是出氣,對於佛門來說也不是事,他們同樣看不上潰滅的天竺沙門,也就是張鬆嶺很惱怒,恨不得活啃了李易。
“我就說,妙虛並非那種有反骨的人。”柳青冥鬆了口氣,李易駁斥了化佛經,目的卻是化解佛門強勢,解決化胡和化佛千年的糾紛。
劉老非也不住點頭,有幾分激動地道:“本來就是我所料,不想這廝還有幾把刷子。”
“什麼叫還有幾把刷子,你有想過嗎?”柳青冥翻個白眼不屑地道。
南霽雲扶須大笑,很豪爽地道:“不錯、不錯,正所謂前人爭鳴大勢,幹卿何事?”
鄭性之不由地笑了,心裏暗罵南霽雲損人,找到機會就打壓佛道,還好意思說說幹卿何事,真是滿肚子壞水。
“嗯。可惜中土佛門無菩薩,隻能不斷演化天竺浮屠,實在是可惜啊!”李易看是痛心疾首,實際卻是靈機一動。
這話,對佛門中人具有相當的大震撼,尤其是顯慶法師、大明和尚,還有在場幾位高僧,他們的表情極為古怪,目光卻充滿了渴望的貪婪。
他們何嚐不明白,滿天神佛菩薩,幾乎都能在天竺找到原型,中土的各道統祖師,卻沒有被冊封佛陀。甘心嗎?顯然是不甘心,李易的話直接擊中最核心問題,中土佛門各道統最想做,卻又顧慮重重的事情。
大明和尚立即意識到,中土佛門最揪心的問題,眼前的道士似乎有別樣看法。他可不認為李易胡言亂語,通過兩次你來我往的學術論道,意識到對方絕不簡單,絕不會無的放矢,既然說了就是胸有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