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佛本是道(1 / 2)

“覺悟?”李易古怪地看著大明和尚,正色道:“和上,你確定是沙門的覺悟?”

大明和尚感覺有些詭異,按說人們議論紛紛,連道門中人也不看好李易,對方竟然如此平靜,實在有些不正常。更讓他有幾分擔憂的是,對方知道很多佛門隱秘事,甚至有些早就湮沒曆史長河,竟然被挖了出來。

是否可以否認?能,卻要承受極大地風險。辯論,你可以詭辯,曲解對方的意思,或是把一件事分解,進行不同的解釋,卻無法否認整件事情。要知道,在場的那些大儒,可都是熟讀史書的名士,沒準會有人知道曆史隱秘,現場被拆穿那是滿盤皆輸,他承受不起這種打擊,應該說是佛門禪宗不能承受名譽的損失。

沙門的覺悟明顯有問題,他卻不能去否認,因為牽扯到佛祖,就算是有毒的魚餌也要吞下去,隻能點了點頭。

“那和上,你可知覺悟何意?”李易嘴角上翹地問道。

“自然是大徹大悟。。。。。。”大明和尚不敢怠慢,謹慎地應付李易的質問,生怕稍有差池就落入對方圈套。

“嗬嗬,此人黔驢技窮,竟然和大明說佛門覺悟。”陳均搖頭輕蔑地笑了。

莫澤也是眉頭輕蹙,旋即搖頭歎息。

“好熱鬧。”一位身材不算高大,卻麵帶威嚴的儒袍老者走過來,頗有興趣地看向大明和尚。

“原來是信之兄,還請入座。”南霽雲站起身招呼。

“好了,各位不要起身,都坐。”來者正是吏部侍郎鄭性之,本名自誠,因避天子作藩王時貴誠名諱改為性之,也是士林領袖人物之一。

李易和大明和尚雙雙拜見,南霽雲扶須笑道:“信之兄,他們可是兩大道統翹楚人物,立論頗為新奇。”

“哦,看來真來的正好,二位隨意。”鄭性之是知道大明和尚的,他作為朱熹的支持者,對佛門頗不以為然,大宋的士人隻要不是蜀派,天然對佛門有排斥,哪怕是某些蜀派士人,對待佛門也敬而遠之。

既然是正統的天理學派,當然對佛門理論不感興趣,相反倒是多看眼李易。

李易感觸並不太甚,目光轉向大明和尚,正色道:“不論中土道統,單說覺悟是出自荀子,說的是領悟大道,絕非沙門浮屠所能擁有。道家崇尚天道、儒門推崇人道,就算是中土佛門也崇尚極樂,沙門浮屠卻是縱欲,崇尚動物欲望,經魏晉至前唐才被逐步淡化,卻依然有所保留,哪怕是禪宗脫胎道家老莊,也不能完全擺脫浮屠,那畢竟是中土佛門根本。”

這話,讓大家明白李易的意圖,那是把佛門一分為二,劃分成天竺、中土兩個道統,甚至把中土道統也分離出來,這就把佛門內部道統給徹底對立了。

如果說,剛開始讓人聽了頗為無禮,甚至對佛門無端指責,現在李易的意圖初現端倪,讓掌院案子叫好,也讓鄭性之和南霽雲、莫澤等人眼前一亮,這是從根上斬你。

因為,李易說的都是天竺沙門浮屠,對中土佛門閉口不談,也就是提禪宗出自老莊,這也是士人都明白的事情,高明就在這裏。看是粗魯不堪,實際上是避實就虛,把你天竺的根否認了,你還能猖狂多久?一座樓房被毀掉了地基,那就是空中樓閣,隨時都會土崩瓦解,高聳入雲的豐樂樓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