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陰謀(1 / 2)

西和州,是大宋最西北的軍州,連還尊奉金為正朔的鞏州地麵。

這裏,可真是邊關重鎮,簡直就是三步一哨五步一卡,所幸路上有驚無險,抵達了長道縣牛尾關。

牛尾關是連接西和州、鞏州的唯一道路,更是最便捷的貿易通道,紹興三年設置茶馬榷場,大宋各處禦前各部的良馬,幾乎全部都從這裏交易,西和州專設有官吏管理。

牛尾古道所過高山峽穀,可以說是層巒疊嶂、峭壁險峻,峽穀幽深、森林茂密,灌木叢生、水流湍急,反正是行走間險象環生,還搞不好你就交代裏麵了。

官府專門鑿岩打孔,修築棧道,還有大型的貿易驛站,長道、大潭兩縣設有豐草監,來往馬匹可以歇養,恢複體力再走,可以說麵麵俱到。

因為這趟牽扯到金銀太多,似乎還有軍方的影子,韓家的帶隊頭領正是韓啟,路上也是順順利利。

至於那些奇峰險峻,水鳥起舞,李易並無心思觀賞,整天一個人沉默寡言,要是走水路那就是躺在甲板上,望著天上變幻的流雲,沒人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走旱路的話,也是在最偏僻的角落,整天說不上幾句話。

要是韓老三在場,必然明白他是擔心家人。

到了縣城臨近黃昏,西漢水破地流淌,牛尾關就在河西,宰相西北走那就是崇山峻嶺。

關城並不算大,就是一座小城鎮,外麵是榷場,也算是依山旁水,景致如畫,有碼頭也有牌坊,完全不同蜀中的風格,多了些西北的簡易粗狂。

城鎮、榷場、關城依次鋪開,形成了防禦、住宿、貿易的格局,遠遠就能看到一塊大青石,龍飛鳳舞地寫著三個字:牛尾道。

“諸位,這裏可是最後一道關隘,卸了車休息一夜,待我去換了文牒,明天就能出關。”韓啟心情不錯,交代管事的讓大家休息,有些事情還需要他親自出麵。

大家懶散著拉車,向鎮子裏走去,李易也也鬆了口氣,路上提心吊膽,卻算是有驚無險,雖然有通緝的榜文,卻沒有人認真去盤查,關鍵是沒有畫像。

不過,就在他過鎮子的牌坊時,臉色卻很不好看了。

原來,就在牌坊旁邊有一溜的告示,那是官府的海捕文書,零零總總有七八人的畫像,他赫然在上麵,甚至連廣都縣人士都寫了出來,還是殘殺孫家小官人劫掠財產的敗類。

雖說是畫像,文吏的筆下功夫著實了得,先不說幾分想象,韓啟立馬就認出來,玩味地看了眼李易。

李易心下也很震驚,路上軍州都沒有問題,為何到了邊地卻有通緝?簡直嗶了狗了。

管事玩味地看了眼李易,咂咂嘴沒有說話。

“你們先去休息,沒事不要亂走,這裏可是龍蛇混雜,搞不好小命就沒了。”韓啟又看了眼李易,稍加沉吟又道:“尤其不要私自外出鎮子。”

李易隨著眾人進入鎮子,一行十餘輛大車並無新奇,甚至引不起人們關注,因為來往的商隊太多了。

他也能仔細打量鎮子,絕不同內地軍州的城池,街道並非整齊排列,而是順著地形延續,能讓人點讚的是街道,全部用山石板鋪設而成,給人以厚重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每個街口都有堡寨,全部用青石打造,完全是為了備戰。

沿著街道左拐右拐,抵達了靠近關城的一處客棧,這廝處帶有前廳的四合小院,前後有兩進三向,旁邊有專門的庫房放車,看管事熟門熟路模樣,顯然是韓家老根據地。

此時,天漸漸黑了,街道兩旁的店鋪依然在營業,門口都掛著氣死風,發出明暗有別的亮光,迎著帶有涼意的山風招展,為路人照明了青石道路。

李易作為護衛被安置在偏廂,他進了門就見簡陋的要命,隻是一床一櫃一張桌子,外加四張高背椅,自己動手用火鐮擦動火石,點燃了桌子上的油燈。

看來,這些客棧並非長久待客,也就是招待天南海北的商人,估計韓啟住的房子要豪華許多。

不過,他並沒有計較房屋家私,心思全然放在海捕文書上,孫家竟然有那麼大的能量,請動官府的圖文通緝,這可是針對江洋大盜的,竟然拿來對付他,可想恨意多深。

想想,看來孫家知道點消息,明白尋常的通緝無法拿到他,要不是請韓老三把家人安置走,恐怕自己不得不去麵對。

如今,那麼多人看到了告示,畢竟上麵有五十貫的懸賞,鐵定是孫家拿出來的,財帛動人心啊!難保沒有人不生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