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坐落在河省境內,是北部著名山脈之一。自古為南北交通孔道。
在戰略中也很有地位,古代與近代戰爭中,常常是兵家必爭之地。
燕山山脈,山勢陡峭。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緩南陡,溝穀狹窄,地表破碎,雨裂衝溝眾多。以潮河為界分為東、西兩段。
東段,植被茂盛,灌木、雜草叢生,森林麵積廣闊,而西段多為中低山地。
也正是有著這樣的自然風貌,和地理環境的保護下。才能在一千多米的高山上,依舊保留著那座年代久遠的道觀。
道觀分為前後兩殿,圍繞在老君殿的那幾間瓦房,看上去似有些歪斜,如果再不修繕已然是用不了幾年了。
但在瓦房簷下有幾隻剛搬來的燕子,正嘰嘰喳喳的築巢。而破敗圍牆一角,那些苔蘚也顯得格外的嫩綠。一縷陽光照射在褪色的道觀大門上。
隻見門的一側從內部被打開了一條縫隙,一個溜圓的小腦袋從裏探了出來。
“今天師尊去後山上采藥,可讓我得到下山的機會了。”一個道童打扮的孩子,一邊四處張望著,嘴裏邊念道。
“在輕雲觀生活了十年,都不曾下山看看,都快把我憋壞了。趁著這個天賜良機,非要見識見識,老虎到底長啥樣。”
可回想起師尊從小對自己說過的話,“山下有吃人的老虎,很危險。像你這樣大點的小孩子,老虎一口就能把你吃的連骨頭都不剩一根。”
雖說心裏沒底,可道童還是歪了歪嘴,“真是老騙子,這種嚇唬小孩子的話,從我五歲就開始講到現在,不就是不讓我下山嗎?。
而且我就下山玩一會兒,師尊應該沒那麼快回來吧。隻要在師尊回來前,趕回觀裏就行了。”
可道童剛跨出道觀大門沒幾步,就拍著自己的小腦袋叫了起來。
“啊呀,壞了壞了。忘記之前師尊離山時,交代讓我抄一百遍道德經的事。唉,不管了。回來寫也不遲。這本破經我從小就讀,都能倒背如流了。
也不知道讓我抄那麼多遍有什麼用。難道茅廁的紙又用完了?。師尊用我抄過經的紙擦屁股就不會得痔瘡了嗎?”
這種埋怨的話,道童也隻敢在無人處低語幾聲。不多久,道童便毫不猶豫一路小跑往山下趕,穿行在山間小道間,兩側的灌木和野花飛快的向著身後略過。
一口氣跑到山腰處,喘著粗氣遙望山腳下的村子,看著嫋嫋升起的炊煙。證明著村民一天辛勞的開始。
道童內心一陣興奮,在輕雲觀生活的十年裏,他從沒接觸過,除師尊以外的人。平複了一下激動的心情,道童撿起了路邊的小樹枝隨意揮舞,戲耍著沿著山腳下繼續走。
隻見遠處,一支似老鷹形狀的紙鳶。緩緩地升向雲端,道童看著不由得新奇,不自覺的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快要臨近時,紙鳶急速俯衝向下一頭紮進了草叢,道童順著方向急步趕去,想看個究竟。
隻見四個半大孩子扭打在一起四處翻滾,似乎起了什麼爭執。
道童注足,站立在遠處,好奇的看著這幾個孩子,他們在山坡的草地上,翻滾著弄的一頭一臉的雜草,渾身上下還沾染著不少的淤泥。活似小乞兒。
似乎意識到有人在看他們,幾個孩子都紛紛停手,其中,三個十一二歲的孩子站起身來看著道童。
另一邊,見一個略胖的小孩正坐在地上不依不饒的哭鬧。三個孩子中的一個,上前一步指著道童說道。“你是哪裏來的,還穿著一身奇奇怪怪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