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首先要進行的工作就是環保評估,簡稱環評。
“環評是所有審批項目裏的第一項,”劉文靜很認真地對劉偉說,“環評通不過,其他的一切都免談。所以,你們要全力配合我們的工作。”
“那當然,”劉偉笑道,“你說,需要我們做些什麼?”
“我給你一份名單,你安排人摸一摸他們的情況,比如:家庭住址,家庭成員,個人喜好,家庭是否遇到了困難,如果有困難,是什麼困難等等,越詳細越好。”說罷,劉文靜遞給劉偉一張打印好了的名單。
劉偉接在手裏看了看,見上麵隻列著六個人名,便問:“這六個是什麼人?幹嘛要摸他們的情況?”
“讓你去做你就去做,問這麼多幹嘛?”劉文靜白了劉偉一眼,見劉偉還是一頭霧水,又解釋說,“他們都是環評專家,你們當地的,都是大學教授。”
“哦,我明白了,”劉偉笑道,“你這是讓我疏通關係啊!”
“別自作聰明了!”劉文靜說,“我讓你幹啥你就幹啥,沒吩咐你的不要做,不要擅做主張!”
“嗨,這有什麼呀,我最會疏通關係了,你就放心吧!”劉偉不當回事地說。
“閉嘴!”劉文靜很嚴肅地說,“如果你這麼不聽話,還擅自主張胡搞,我就不管你了!”
“喲,還生氣了,至於嘛?”劉偉撅著嘴說。
“如何跟這些環評專家打交道,我們很有經驗,他們也不像你們想象的那麼簡單。”劉文靜解釋說,“這些人都是高級知識分子,謹慎多疑,脾氣古怪,既清高又貪戀實惠,既庸俗又窮講究,不了解他們的人很難摸透他們的脾氣,也很容易把事情搞砸。所以,我不建議你們直接跟他們打交道。在公關的過程中,需要你們做什麼,我會提前告訴你們的!”
“哦……你這麼說,我就明白了,嘿嘿!”劉偉訕笑了兩聲,劉文靜的精到分析和豐富的處世經驗把他徹底征服了。
劉偉回去後,動用了自己的所有關係,開始著手調查六位環評專家的情況,而同時劉文靜已經帶領她的團隊開始跟環評專家進行接洽了。兩路人馬齊頭並進地工作了半個多月,劉文靜終於又用電話聯係劉偉了:“今天晚上,帶著你們邵工來我的房間。七點半,不見不散!”說罷,哢地掛了電話,一句多餘的廢話都沒有。
晚上七點半,劉偉帶著一瘸一拐的邵乃剛準時走進劉文靜的房間,劉文靜也沒有過多客套,待他們坐好之後,就直接開門見山地說:“環評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其他的都沒問題,隻有黃教授提出了一個要求,還挺難辦。”
“什麼要求?”邵乃剛問。
“你們缺少一個空氣過慮裝置。”劉文靜說。
“有啊,我們的圖紙上不是有一個循環水過濾裝置嗎?”邵乃剛說。
“黃教授說那個不行,他說要想廢氣達標,你們必須上活性炭過慮裝置。”
“活性炭!”邵乃剛尖聲叫了起來,“我們就是一般企業,幾乎沒有什麼廢氣,用得著上活性炭嗎?那得多少錢啊?”
“活性炭很貴嗎?”劉偉問。
“那當然啦!”邵乃剛說,“咱就不說設備了,要想保持活性炭的過濾效果,每個月都要更換一次濾芯。像咱們這麼大規模的工廠,一個濾芯至少也要十萬塊錢,一年就得一百多萬!”
“這是必須的嗎?”劉偉又問劉文靜。
“按說像你們這種企業是沒有必要使用活性炭的,但黃教授就這麼堅持,咱們也沒辦法。他不簽字,環評就過不了!”劉文靜的話很簡單,卻點出了事情的嚴重性。
“也就是說,現在的評審就卡在他身上了唄?”劉偉自言自語地說。
“可以這麼講。”劉文靜讚同劉偉的說法。
“你需要我們怎麼做?”劉偉問劉文靜。
“我想,咱們應該兩條腿走路。”劉文靜說,“第一,邵工再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彌補這個缺陷,又花不了太多的錢;第二,劉偉現在是發揮你的公關能力的時候了,看看能不能找到個辦法突破這個黃教授。”
“嗯?”劉偉詫異地看著劉文靜,“公關的事,你不是不讓我插手嗎?”
“我不讓亂插手,不是不讓你插手,現在你可以插手了!”劉文靜又問邵乃剛,“你什麼時候能給我後備方案啊?”
“這個……需要大改動,不好說。”邵乃剛皺著眉頭說。
“越快越好,現在正是較勁的時候!”劉文靜解釋說,“如果你們拖得時間太長了,他們這個專家組就解散了,待到重啟環評的時候,有可能又換成別人了。如果換人了,咱們還得重新搞關係。另外,新來的專家又指不定提出什麼新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