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九年。

六月的天正是炎熱,太陽高高掛起,火辣辣的日頭照得樹木都有些蔫蔫的,唯獨滿池子的菡萏依舊灼豔挺立。

林府後宅,三位少年正圍著一位中年婦人噓寒問暖,關切不已。

“娘,您感覺如何了?還是很難受麼?您且再忍一忍,大夫馬上就要到了。”大兒子林煊柔聲對自己的娘親說道。

二兒子林燁拿著團扇替榻上的婦人扇著風,也附和起自己的大哥,“娘,這樣的風可好?會不會過涼了還是不太夠?”

這邊二兒子話音落下,那邊的小兒子林熠很有不甘示弱的意味,捧了茶盞到婦人麵前,“娘,您渴不渴?喝口水?”

三個兒子都是一般的好態度,讓榻上的婦人又是高興又是無奈的。林夫人王氏很清楚自己的身體,根本沒有什麼大問題,也無須著急,偏三個兒子個個都急得不行。

“娘親真的沒有事,你們不用這般,也不用圍著我了,都回去吧,該幹什麼幹什麼去。”林夫人柔柔笑著與林煊他們三人說道,又一次試圖將他們給勸走。

王氏這話一出,大兒子林煊首先不樂意了。

“娘,您早上沒吃什麼東西,瞧著雖是胃口不好,但剛剛又是幹嘔又是吐酸水的,您說您沒事,我們如何能信?爹這會正是最忙的時候,並不好去打擾,咱們三兄弟卻必須把您照顧好了。”

二兒子林燁、小兒子林熠紛紛再次附和起大哥,“對啊,娘,我們陪著您,等著大夫過來給您診脈。”

王氏拿這兄弟同心的三人沒有辦法,隻能由著他們去了。

林夫人王氏現年三十有二,因保養得當,看起來才不過二十幾歲,麵容中偏又帶著幾絲成熟的韻致,頗有風情。

她嫁與夫君林海已有十七載,兩人自成婚後便一直甜蜜恩愛,十多年來從不曾變過,兩個人也幾乎沒有紅過臉吵過架。

林家有一條家訓,“四十無子方可納妾”。

王氏與林海成婚後兩年之內有了大兒子,取名林煊,現年十四;沒過去三年,又有了二兒子,取名林燁,現年十二;後來,王氏再一次有了身孕,十月懷胎順利誕下小兒子林熠,現年十歲。

三個兒子俱長得像父親林海多一些,個個身姿筆挺,麵容俊秀,溫潤如玉,親朋好友見了無一不誇讚。

有這麼樣三個兒子,雖未能享兒女雙全之福,但王氏很驕傲也很滿足。林海與王氏恩愛,又有了三個兒子,家宅興和從未曾想過納妾之事,夫妻之間的這和睦便一直延續到現在。

六年以前,正當林海官途順暢時,林家老太太因身子不好仙去了,林海帶著夫人王氏和三個兒子回祖籍守孝。守孝滿了三年之後,林海重新被啟用,派任為太原少尹,跟著劉太守做事。

劉太守兩袖清風治理有法,林海在跟著他的三年裏,學了很不少的東西。三年後,任滿的劉太守升遷至京城入朝任職,在劉太守的力薦之下,這太守的位置便落到了林海的頭上。

太原下一任太守為林海的事情定下來並沒有過去多久,因而林海近來都在府衙內忙著與前任劉太守交接所有事務,頗為忙碌。

三個兒子瞧著母親今天有些不舒服,都自覺的擔起照顧王氏的責任,沒有特別派人去打擾到林海。

“大夫來了!”小兒子林熠聽到仆人的稟報,欣喜的說了一聲。大兒子林煊三兩步便迎了出去,林燁、林熠跟著也去迎大夫進來。

大夫被他們著急的神色和三個人都出來相迎的陣仗驚了驚,心想來請的仆人沒有說是特別嚴重的病情啊。

被擁著往屋內走去時,大夫又聽到嘰嘰喳喳諸如“我娘親今早大吐一場”、“我娘親今早沒吃什麼東西”、“吐的盡是酸水”之類的話,連忙道,“三位公子莫要著急,且待我去為夫人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