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在幽州的北平(1 / 2)

幽州,很有名氣的一個地方。

《周禮》雲:東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亦雲: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

我們的故事就從燕山山脈的北平開始。

這北平的天氣在春天裏是如同小孩子一般陰晴不定的,時不時給你來一陣兒黃沙漫天,按照當地的說法:春脖子短。

當地最為激烈的說法則是:哪裏會有什麼春天,隻見起風,起風,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睜不開,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北平南鑼鼓巷的院子裏,天還沒亮,雖說有春天天難得亮的嫌疑,可這也太早了,幾乎就是伸手不見五指。

江南大喊道:“江北,你要睡到什麼時候?”

這二人是兄弟,一南一北,這性格也是差不多一南一北。

“哦!馬上起來了。”一道懶洋洋的聲音響了起來。

不一會兒,隻見一個穿著白色馬褂的小年輕便是走了出來,時不時還用手捂著自己的嘴打著嗬欠,頭發亂蓬蓬,睡眼惺忪。

“今天還去那潘家園?”江南瞥了他一眼說道。

“還能去哪兒?也就那裏好玩一點兒。這幾年風聲兒漸漸地也是開放了,哪兒還有前些年兒那麼緊張?”江北雙手放在後腦勺兒,一臉無所謂的樣子。

“你……也不知道說你什麼好了。算了,隨你吧,反正咱們也不缺這幾個三瓜兒倆棗錢。”江南說道。

“我的哥哎你可終於是開了竅了。得嘞,就衝你這話,我今兒得多帶兩玩意兒回來。”江北哈哈大笑說道。

“您別,行不?咱知道這東西值錢,可你也別太招搖了行不?我的哥哎!”江南用手撫額,表示自己怎麼會有這麼一個不正經的弟弟,簡直是災難。

沒錯!這二人皆是傳說中的網文穿越分子。當時那兄弟二人在黔省買了個黑色的玉,開車離去時就莫名其妙地出了車禍,而後又是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北平,最後又是莫名其妙地在北平紮下了根,成了正兒八經的皇城根兒底下的老百姓。

“把這豆汁兒油條吃了。”江南下發了作為一家之主的命令。

江北用他那似像非像的熊貓眼懶懶地看了看自己的大哥:一身清爽,頭發梳得整整齊齊,麵容幹淨,劍眉星目高鼻梁,薄薄的嘴唇,整個一大美男子,雖然比之自己還要差那麼一點火候。

“合著這豆汁兒是專門兒用來給我醒腦的咩?”江北似笑非笑地說道。

江南不說話,表示默認。

“我的哥哎!雖說咱成了正兒八經的皇民,但是也不要這樣吧?”江北一臉的不正經說道。

“喝不喝?不喝你以後自己解決吧!”江南神色略冷地說道。

“喝,我喝還不成咩?”江北急忙道,而後又是小聲嘀咕道,“江南這家夥肯定是嫉妒我的風流倜儻,玉樹臨風,所以故意來刁難我。”

“你說什麼?”江南說道。

“沒啥沒啥,我是在想我先吃油條呢還是先吃豆汁兒。”江北擺出一副很燦爛的笑容道。

江南也是知道這家夥沒說什麼好話,但是也沒有過多地去了解,直接冷哼一聲就走了——打點自己的生意去了。

江南的生意其實就是利用自己前世的經驗去做一些“小本生意”,拿著不知道哪裏裏辦的證明去拖一些布料回來加工成小挎包去賣,也沒有掙多少錢,刨去成本約摸有個一千塊錢。不過這東西也是不能久久做,搞不好得進局子旅遊。

這是對於他們而言,可這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一千塊錢簡直可以說是巨款!

當時老太祖的工資是四百元,那是天價,咱們小市民沒得比。可是這個時候的肉都是幾分錢一斤,當然是限購。但是當時這豬肉可是農家散養的土豬,不含任何激素抗生素,想想後世花著冤枉錢買激素吃,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天堂!

慢慢悠悠吃完早餐,騎著那一輛除了鈴聲會響其他地方都不會響的嶄新自行車,便是來到了北平的潘家園。

此時的潘家園渾不似後世那般熱鬧非凡,有的隻是黑燈瞎火和站在黃土崗上望風的二道販子以及極其愛好這一口的買家。

“叮鈴鈴”的鳳凰牌自行車的鈴聲響起,那些個二道販子一聽,精神都是一振!為啥?錢來了!

這可是時候八十年代,這時候自行車的價錢可是天價,沒個殷實的家境買不起。

江北一個漂亮的後腿翻,就是下了車。背了個包,戴著個胡適之似的的黑框眼鏡,哈了一口氣搓了搓手便是直奔潘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