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君臣議事,龍孫難保(2 / 2)

“數日前,朕收到一封秘折,其間談及昔年之舊案,涉及有二:一,恃權攤派,賣官鬻爵;二,內外勾結,黨同伐異。若言貪腐賄賂,曆朝曆代屢見不鮮,自朕登基以來,已然頒布法令、大力整治,雖不說處處廉潔,倒也見了不小的成效。”“是!皇上英明!”眾臣應和到。

“英明?朕雖勵精圖治,卻還算不得英明。於外大略可治,於內卻未必能洞察毫微、麵麵俱到。就說立太子一事吧!太子承銘乃正宮皇後嫡出,為人忠厚且天資尚佳,但即便如此,立儲君一事還是掀起了不小的風波。有人主張要早立國本,太子立則天下安;可有人卻諫言禮器莫可輕傳,不若從長計議、細細甄選。想來,朕這個國君真真是當得窩囊啊!常常會被夾在兩派之中,左右難為計啊!”

這時,小同子悄悄來到了正廳之外;他朝楚公公微微招了招手,楚公公即刻退了出去。

“太子!”“兒臣在!”太子立刻起身回話。

“你自坐下!”“是!兒臣遵旨!”

“昔年,為立儲君一事,朝堂之上眾臣意見不一;為此,有人還結下了冤仇,至今仍未化解,甚至耿耿於懷,有礙於眼下之局勢穩固與新政推行。對此,你如何看待啊?”“父皇!兒臣資曆尚淺,除研習古訓經典、文武之術外,還未曾涉及朝中政事;偶隨父皇聽政,也僅僅限於向前輩們聆聽討教。”

太子此言一出,對麵而坐的毓親王隨之看了皇上一眼。

“即便是討教,也該得出些許己見吧!太子無須拘謹,盡可直抒胸臆。”“是……是!兒臣遵旨!”

“那便講吧!”“依兒臣愚見,既是昔年舊事,也就莫再追究了吧!朝堂之上,無論何種大事,有異見總好過眾臣一念、山呼萬歲。”

“嗯!”

這一刻,正座之上的皇帝露出一絲淺笑。

“承泰,你可讚同太子之見?”“回父皇,兒……兒臣讚同太子哥哥之意。”二皇子連忙起身答到。

“毓親王,你的意思呢?”“臣讚同太子之意!昔年,無論存何紛爭,身為臣下皆是為國計、為君泰、為民安;若因此舊事重翻,非要因彼時之事查今日之係,甚至治今日之罪,這未免得不償失。聖上乃寬厚賢明之主,即便舊事遺擾,亦可審時度勢、聖斷服眾。”

“哈哈哈哈!你們伯侄倆倒是心意相通,所見略同啊!”

說著,皇上飲下幾口茶。

就在擱下茶盞之時,楚公公快步走入正廳。

“奴才有事回稟皇上!”“講!”

“皇上,此事……”楚公公微微皺了皺眉,欲言又止。“但說無妨!”

“方才,永合宮傳來急報,說太子妃……”“太子妃如何了?”未等皇上回應,太子趕忙問到。

“說太子妃腹痛難忍、愈發不堪,腹中龍孫怕是難保啊!”“啊?”

聞此惡訊,太子一下子靠在了椅旁的桌案邊,案上茶盅隨之墜地而破。

“太子哥哥!”

見狀,承坤連忙上前攙扶。

這一刻,就在緩緩鬆開太子左臂之時,承坤的手上竟印出了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