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君之禦民,若禦奔而無轡,履冰而負重。親而疏之,疏而親之,故畏檢則福生,驕奢則禍起。聖人逍遙一世,罕匹萬物之形。寂然無鞭撲之罰,漠然無叱吒之聲,而家給人足,天下太平。視昭昭,知冥冥,推未運,睹未然,故神而不可見,幽而不可見,此之謂也。
君人者不能自專,而好任下,則智日困而數日窮,迫於下則不能申。行隨於國,則不能持。知不足以為治,威不足以行誅,無以與下交矣。故喜而使賞,不必當功。怒而使誅,不必值罪。不慎喜怒,誅賞從其意,而欲委任臣下,故亡國相繼,殺君不絕。古人有言,眾口鑠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夫人情發言欲勝,舉事欲成。故明者不以其短,疾人之長。不以其拙,病人之工。言有善者,則賞之。言有非者,則罰之。塞邪枉之路,蕩浮辭之端。臣下閔之,左右結舌,可謂明君。為善者君與之賞。為惡者君與之罰,因其所以來而報之,循其所以進而答之。聖人因之,故能用之。因之循理,故能長久。今之為君,無堯舜之才,而慕堯舜之治,故終顛殞乎混冥之中,而事不覺於昭明之術。是以虛慕欲治之名,無益亂世之理也。
忠怠於宦成,病始於少瘳。禍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終如始也。富必給貧,壯必給老。快情恣欲,必多侈侮。故曰:尊貴無以高人,聰明無以籠人,資給無以先人,剛勇無以勝人,能履行此,可以為天下君。
夫謀莫難於必聽,事莫難於必成。成必合於數,聽必合於情,故抱薪加火,爍者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必先濡。故曰:動之以其類,安有不應者,獨行之術也。
明君立法之後,中程者賞,缺繩者誅。此之謂君曰亂君,國曰亡國。
智者寂於是非,故善惡有別。明者寂於去就,故進退無類。若智不能察是非,明不能審去就,斯謂虛妄。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公。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智慮,則無不知。得此三術,則存於不為也。鄧析子終。
明君之禦民,若禦奔而無轡,履冰而負重。親而疏之,疏而親之,故畏檢則福生,驕奢則禍起。聖人逍遙一世,罕匹萬物之形。寂然無鞭撲之罰,漠然無叱吒之聲,而家給人足,天下太平。視昭昭,知冥冥,推未運,睹未然,故神而不可見,幽而不可見,此之謂也。
君人者不能自專,而好任下,則智日困而數日窮,迫於下則不能申。行隨於國,則不能持。知不足以為治,威不足以行誅,無以與下交矣。故喜而使賞,不必當功。怒而使誅,不必值罪。不慎喜怒,誅賞從其意,而欲委任臣下,故亡國相繼,殺君不絕。古人有言,眾口鑠金,三人成虎,不可不察也。
夫人情發言欲勝,舉事欲成。故明者不以其短,疾人之長。不以其拙,病人之工。言有善者,則賞之。言有非者,則罰之。塞邪枉之路,蕩浮辭之端。臣下閔之,左右結舌,可謂明君。為善者君與之賞。為惡者君與之罰,因其所以來而報之,循其所以進而答之。聖人因之,故能用之。因之循理,故能長久。今之為君,無堯舜之才,而慕堯舜之治,故終顛殞乎混冥之中,而事不覺於昭明之術。是以虛慕欲治之名,無益亂世之理也。
忠怠於宦成,病始於少瘳。禍生於懈慢,孝衰於妻子。此四者,慎終如始也。富必給貧,壯必給老。快情恣欲,必多侈侮。故曰:尊貴無以高人,聰明無以籠人,資給無以先人,剛勇無以勝人,能履行此,可以為天下君。
夫謀莫難於必聽,事莫難於必成。成必合於數,聽必合於情,故抱薪加火,爍者必先燃。平地注水,濕者必先濡。故曰:動之以其類,安有不應者,獨行之術也。
明君立法之後,中程者賞,缺繩者誅。此之謂君曰亂君,國曰亡國。
智者寂於是非,故善惡有別。明者寂於去就,故進退無類。若智不能察是非,明不能審去就,斯謂虛妄。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公。以天下之目視,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則無不聞。以天下之智慮,則無不知。得此三術,則存於不為也。鄧析子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