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濺民?歡樂的濺民?”
淩飛自然知曉“濺民”的由來。在他記憶之中,“濺民”就是“賤民”,是女媧娘娘在身心俱疲時隨手為之,並不如她親手捏出的“貴人”更能博得娘娘的歡心,然而眼前的這幅石刻卻顛覆了淩飛的認識。
“濺民”之稱消弭已久,世人早已忘卻其最初的含義。
“濺民”即“賤民”,這是古之聖賢,上位者對普通老百姓的“雅稱”,卻不知原來女媧娘娘在造人之時壓根就沒這方麵的想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濺民作賤民,女媧本無意,古人自蔽之,古之聖人欺我太甚,難怪女媧娘娘在造貴人的時候會鬱鬱寡歡!”淩飛心中戚戚,頓時升起三股無名火,將古時候的先賢聖人、帝王將相問候了個十八遍!
看到最後一幅石刻,淩飛怒意稍減!
這是一幅祥和的畫卷。
九天之上,金光四射、雲蒸霞蔚,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闕隱約其間,虛無縹緲、高高在上。近處,卻是那趕日的金烏、逐月的皇娥、鼓腹的雷公、執鏡的電母、輪扇的風伯、執盂的雨師……群神殷勤,勘四時、定晨昏、播雨澤、灑甘露,具都恪盡職守、各施其職,在盡心盡力地守護著女媧娘娘造化出的世間萬物。
日月星光耀大地,遍灑甘霖到人間!
大地之上,一座座巨大的城闕隱約可見,身著華服的王公貴族在勤勉理政,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為民愁苦;身穿金盔銀甲的將士在守疆護土,刻苦操練,卻也秋毫不犯,和“濺民”打成一片。
畫麵最顯眼處,卻是女媧娘娘以神力化身,巡視各地,和普通老百姓在一起,治農桑、製禮樂、營婚嫁、賜神釀,女媧娘娘被樸實的民眾簇擁其間,映出女神光彩照人,笑意漫天。
“好一幅神女出巡圖!”淩飛有點激動,竟不自覺地喊出聲來。
“原來世間萬物都是女媧娘娘所創!隻是不知道後來如何了,為什麼我們這個時代不再有鬼神的存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淩飛對於這個世界是否有神仙已經不再抱有任何懷疑。他曾經是一個堅定的無神論者,認為民間所傳的神鬼故事和詭異事件,都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到答案,然而“穿牆”和采仙果的奇遇,讓他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右邊的石刻記錄的是什麼?會不會是鬼神消亡的秘密?“淩飛看了眼依然躺在地上昏睡的汪傑,心想著離開,然好奇心占據了上風,他不再遲疑,轉到了石室右側的石刻前端詳起來。
第一幅石刻,畫風再變!
人間,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六畜興旺、五穀豐登,本是一派祥和繁榮的景象,卻見畫中一絕麗出塵的女子正蹙眉凝望,麵帶憂傷,頓時讓山河失色、日月無光。
女神目光及處,一群老者頹然圍立,須發皆白、老態龍鍾、垂垂已暮。他們淚眼婆娑,正悲傷地凝視著仰躺在地上的一位老者,那是他們的兄弟,曾經和他們一道開荒種地,放牛牧羊,如今卻雙目緊閉,已然失去了生命的氣息!
老人們身後,是一群精壯的男女,他們三五成群,或執鋤而立、或呆坐石上,或背負繈褓、或手扯衣裳。他們看向女神,眼神中帶著不解與不甘,似乎在向女媧娘娘詢問——為什麼你創造了我們,卻又要讓我們經曆生死,直麵悲傷!
幾個小兒衝向女媧娘娘,似要從女神口中得出事情的真相,然而卻被身後驚恐的女人們拉住小手,再不能向前邁出半步。然而從女人們的眼中卻可以看出,她們也很迷茫!
生死有命,修短素定!
這個對現代人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問題,在此刻卻成為了縈繞在先民心中最大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