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看到吧,畫麵就隻有一個秋季,但你看的時候你能感覺到其他的三個季節,具體我也說不清楚,你們來燕京看看就明白了,反正也隻需要五十塊錢。”
“羨慕在燕京的人,我在尚海,沒法去。”
“《四季》不是新畫麼?還有一副呢?網上說還有一幅畫已經賣出去了,價值超過一個E,是不是真的?”
“現在的彙率沒那麼誇張吧?反正是一千二百萬歐元就是了,在國外拿到的還得繳稅,如果想拿回國內來用還得繳稅,這兩次稅繳完估計就不剩下什麼了。”
“嘖嘖,那也值錢啊,好久都沒聽說過一個現代畫家的作品也能這麼值錢了。”
“這是你孤陋寡聞,新色彩主義了解一下。”
…………
如果不進粉絲群看,韓琦還不知道自己的粉絲裏麵有這麼多懂哥,無論什麼行業的人好像都有一些,有些粉絲甚至可以猜出來韓琦的畫中用了很特別的色彩。
雖然他們說的對,但是自己的粉絲什麼時候質量這麼高了?
就王忠偉那種程度的畫家都不敢確定,還和韓琦當麵溝通一下才敢肯定韓琦用了新的色彩。
韓琦以為是他們自己猜出來的。
但他沒想到的是在今天早上過後,無數的媒體都開始報道起來韓琦作品在國外的受歡迎程度,仿佛他們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件事了,存了幾十篇稿子,就等看今天的畫展現場反應怎麼樣。
發現效果不錯後,積壓起來的稿子一瞬間全都發了出來。
什麼芬蘭畫家對韓琦作品的點評啊,什麼被大英藝術學院定義為新色彩主義啊,總總新聞不勝枚舉。
很多人也是從這些新聞裏麵懂得了一些欣賞韓琦作品的技巧。
短短一天的時間,韓琦又在網絡上爆火了。
這次媒體的宣傳力度比之前設計挪威華夏館的力度還要大,設計一個建築,能和畫一張畫賺了外國人一個億相比嗎?
別人的一個小目標,在韓琦這裏還真就一幅畫的事情。
韓琦對此不能說一無所知,但再次之前也沒想到事情的嚴重性。
當天夜裏,韓琦帶著口罩和帽子準備出門吃宵夜,但一走出酒店瞬間一群人圍了上來。
有些人從街邊的花壇跑過來,有的人從搬開的麵包車上跑下來,甚至原本認為就是兩個路人的年輕妹子,也麵朝自己跑了過來。他們手上或是拿著微型攝影機,有的提著專業記者的長槍短炮。
“韓琦先生,你對今天的畫展有什麼看法?”
“有人說你的作品不值一千二百萬歐元,純屬洗黑錢的行為,你對這種言論認可嗎?能不能請問你今年的收入是多少,有沒有參與過類似的行為。”
“大家好,我是小菲菲,等了幾個小時的我們終於等到韓琦從酒店下來了,他本人真的好有型啊,看他麵前圍著的人,好像都是記者,哇,我直播了幾個小時都沒發現他們唉!”
電視台的,做直播的,網絡媒體的。
韓琦頓時覺得頭大如牛,不知道如何反應,連忙掉頭回到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