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韓琦又去昨天那個地方了。
由於雨水來得太快,韓琦有好多想拍的東西都沒拍到呢,所以今天看天空放晴,早早的來到了這裏。
海邊浪花依舊。
地球出現生命已經有無數年,很多東西都變了,但你現在聽到的海浪聲音,卻和當初的海浪聲一般無二,就和一句詩裏說的,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韓琦喜歡看江河湖海,因為看這種自然形成的,廣闊的場景,總能讓韓琦覺得正在洗刷自己的心靈……當然這隻是一個比喻,他並不覺得自己有哪裏需要洗刷的。
再次來到昨天的建築下,韓琦看到山頂最高的那個房子好像坐著一個人。
是個老人,頭發整個都白了,是那種英國女王同款的發型,卷卷的,很蓬鬆。在韓琦看她的時候,她正目不轉睛的看著大海。
她可不像韓琦能看那麼遠,估計老太太都不知道懸崖腳下有個年輕人。
韓琦來這裏兩天了,發現這裏的遊客少,本地人也很少來海邊。他們更願意在小鎮上的公園裏麵遛狗遛貓,海邊由於浪花太大,太濕了,很少有人來。
韓琦來到昨天發現的平台拍了幾張照片,然後就回到小路,一路往上走。
爬這個山還挺累的。
其實不是山,隻是一個海邊的石頭懸崖而已,黛爾畫的那個房子在這個懸崖的最下麵,而昨天看到的那個‘城堡’,在這個懸崖的最頂端,要想上去得走好長一段石階。
離得近了,韓琦才看清了這個建築的全貌。
這房子依著岩壁而建,他的一部分在平台上,另外有一小段都是在懸崖下麵的。然後利用懸崖本身支出來的石頭作為支撐。
膽子真大。
但凡這裏是個地震帶他們都不敢這麼玩。
為什麼韓琦能一眼看到在懸崖下麵的地下室呢?
當然是因為這棟樓的所有頂全都塌了,看起來隻有少量牆壁支撐著這一堆斷壁殘垣。這種修房子的大方石也很經典,讓他看起來並不像一個近現代的建築,反而有種中世紀的史詩感。
老奶奶回頭看了一眼韓琦,然後繼續看著大海。
讓本來舉著手想打個招呼的韓琦訕訕放下手臂,心裏想道……這也太淡定了吧,在這樣的地方看到一個亞洲人,難道都不奇怪的嗎,就這麼簡簡單單的瞟了一眼而已。
這讓韓琦聯想到小時候遇到的黑人外教。
大概在2011年的時候,廠辦的私人學校招收了一個黑人外教。當時整個學校都轟動了,韓琦讀的公立學校就在他們對麵,一放學所有人都往他們那邊跑,就為了看一眼外國人。
不過這個黑人外教沒有待多久,想想原因……或許是這個黑人外教不怎麼會中文吧。
小地方就是這麼容易大驚小怪。
不過這個礦井的小鎮更小,整個城區隻有一條道路而已,十分鍾就能走到頭。
而且這裏也沒有什麼高樓大廈,當地的人口應該不超過一千人。
韓琦也就是鬱悶了一下,很快就自顧自的拍照去了。
這世界有那麼多人,沒有誰規定你是外國人就一定會受到優待,一個人孤孤單單的來到國外,韓琦覺得隻要不受到歧視就算運氣好,怎麼可能去期待事事順心呢。
太陽在雲裏若隱若現,氣溫不高,韓琦拍累了也在這棟建築的廢墟中坐了下來。
他剛才拍了很多照片,唯獨沒有給自己來一張自拍。
這裏的風景不適合有人類的參與。
這些房子廢墟,要是他們不是由石塊製作,那肯定也融入不到這樣的環境中。
韓琦總算知道自己為什麼喜歡那幅畫了。
因為在這裏,現代的建築和自然界融為一體了,成為了自然的一部分。
那個老奶奶沒有理會韓琦,估計也是覺得韓琦破壞了這份自然界的美麗吧。
人自己是看不出來的,因為當你以自己的視角來看世界,總不會把自己的身影也融入到眼前的景物中去,所以當人行走在這其中時,你會忘記自己,隻想著風景真漂亮。
所以韓琦很快就離開了。
這裏始終都是他們的,自己是隻是一個過客,看過,聽過,被震撼過,也就可以了。
因為這就是旅行者啊。
回到小鎮,韓琦和旅館的夫妻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