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人的記憶術
助記符(Mnemonic)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的記憶女神Mnemosyne(謨涅摩緒涅)。據說這位女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過去未來,是所有生命和創造力的本源。而且據說凡人一旦喝了Lethe(忘卻之河,冥府中五條河流之一)裏的水,就會永遠失去人世間的記憶。(相當於中國神話裏的孟婆湯。——編者注)從這些神話故事不難看出,在古希臘,人們已經相信,記憶是一切靈感的基礎,失去記憶等同於失去生命。
記憶訓練的鼻祖名叫西摩尼得斯(Simonides),是一位活躍於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希臘詩人。據說有一次,西摩尼得斯受邀在一場晚宴上發表演講,演講結束之後,有人告訴他說有兩個人在門口等他。西摩尼得斯剛一走出會場,整個會場便轟然倒塌,壓死了裏麵所有人。(事實上西摩尼得斯並沒有見到那兩個人,據說那兩個人其實是雙生神Castor和Pollux,因為西摩尼得斯在演講中讚美了他們,所以他們化成凡人前來解救西摩尼得斯。)由於悲劇現場過於慘烈,很多死屍都被砸得無法辨認,所以隻能由西摩尼得斯根據記憶中每個人的位置來判斷,結果西摩尼得斯毫不費力地一一指認,最終解決了家屬認屍的問題。
就這樣,不經意間,西摩尼得斯展示了記憶的第一個要素——地點。把我們需要記憶的信息跟具體的地點,比如說某個房間或餐桌旁的某把椅子,聯係起來,就能輕鬆記住這些信息。要想按順序記憶一組信息(比如說花名冊、購物清單,或者演講要點等),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想象一個包含不同物品的場景,然後在大腦中將這些信息逐一按順序“安置”在這些物品上。有趣的是,英文中的“主題”(topic)一詞,就來自希臘語中的topos(意為“地點”)。
要想按順序記憶一組信息(比如說花名冊、購物清單,或者演講要點等),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想象一個包含不同物品的場景,然後在大腦中將這些信息逐一按順序“安置”在這些物品上。
雖然古希臘語早已失傳,但古希臘人發明的記憶方法卻被人們用拉丁語記錄了下來。從這些記錄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古希臘人已經將“記憶樁”這種工具發展到了相當成熟的地步。打個比方,他們指出,用來作為記憶樁的場景應當是記憶者比較熟悉的地點,從記憶樁衍生出的動作或情節應當足夠離奇,這樣才能讓人不容易遺忘。他們還指出,各種感官都會對記憶產生影響,尤其是視覺。據說大哲學家亞裏士多德就意識到了聯想的重要性,認為聯想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梳理信息,並記住它們。
這些原則都對今天的記憶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我們在後麵還會詳細談到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