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世事姻緣天作合16(1 / 2)

所以其實在大齊朝的發展中,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是越來越大的。

到了嘉慶帝,終於要動手了。要是寇宰相沒有先前的動靜,也就不會做賊心虛,不會不知不覺中等到被架空的差不多了,才恍然發覺嘉慶帝的用心。這種一次割一刀,留著慢慢割的哲學,讓寇宰相大為驚歎,同時也堅信著這肯定是李君出的壞主意,不然嘉慶帝根本就不會想到這麼幹。

寇宰相沒有辦法,畢竟他已經看明白了,如果不交出手中已經被“蠶食”的差不多了的相權,他就隻能麵臨著更加嚴重悲慘的命運,於是為了保全寇家和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為官之路,他主動上書提議約束相權。

李君當即就稱讚寇宰相是高風亮節,緊接著就提出了分設六部之法。

見了君臣兩個這等架勢,寇宰相後背上是冷汗直冒,他一下就不再心疼所謂的權力了,畢竟如果性命都沒了,你要權力有什麼用呢?自打這兒以後,寇宰相就過的很是收斂而憋屈,畢竟他心中還有掛念和害怕,沒有顧忌是不可能的,他這些年在朝堂上當一個和稀泥的和事佬,基本上就是屬於拚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借用一句時髦話來說,就是低到了塵埃裏,隻不過開不出花來罷了。

所以,當從寇夫人嘴中得知了寇冠華幹的好事兒以後,寇宰相也是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將這個女兒教的是無法無天了,既然他從小就把孩子當兒子養,那麼犯了錯的懲戒自然也要依據家法而來,他怒氣衝衝的拿了根藤條進了祠堂,寇夫人這才覺得心疼了,但是沒想到母女兩個卻是一塊挨了打。

寇冠華原本在京城中頗有才女盛名,經過這麼一鬧,反倒是成了一個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再加上寇宰相管教的更加嚴厲,她自然是被約束的緊,一年之內出門的次數也很是有限,而且每次出門都有家裏的仆從跟隨,以免她再闖出什麼禍事來。

後來見了莊之迭,自然是急忙的將寇冠華嫁給他了。

莊之迭與李修齊是同榜,原本寇冠華喜歡的就是李修齊,現如今莊之迭和李修齊是同榜,按理說探花郎也不錯了,不過在李修齊的光環之下,他的一切都顯得無比的暗淡:家世不顯,其貌不揚,才學不夠出眾······

總而言之,寇冠華對他是怎麼看怎麼不順眼。

莊之迭既然在京城沒有根基,連安身立命的錢財也沒有,自然一切都依附於寇冠華,所以根本就不敢跟寇冠華叫板。

現在兩個人住的府邸,一開始取名的時候,寇宰相和莊之迭是商量了很多非常雅致的名字的,但是都被寇冠華否定了。寇宰相自然是疼女兒的,他原本就覺得自己隨隨便便挑了個“穩妥”的人選就是對不住她了,這樣的小事情自然不會不順她的意。

寇冠華根本沒有什麼興致,看到這些名字一個順心的都沒有,隨口就起了個“別苑”的名字,寇宰相覺得太小氣了,莊之迭自然更不高興,但是他沒有發言權,於是很識趣的選擇了閉嘴。

所以其實在大齊朝的發展中,皇權與相權的矛盾是越來越大的。

到了嘉慶帝,終於要動手了。要是寇宰相沒有先前的動靜,也就不會做賊心虛,不會不知不覺中等到被架空的差不多了,才恍然發覺嘉慶帝的用心。這種一次割一刀,留著慢慢割的哲學,讓寇宰相大為驚歎,同時也堅信著這肯定是李君出的壞主意,不然嘉慶帝根本就不會想到這麼幹。

寇宰相沒有辦法,畢竟他已經看明白了,如果不交出手中已經被“蠶食”的差不多了的相權,他就隻能麵臨著更加嚴重悲慘的命運,於是為了保全寇家和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為官之路,他主動上書提議約束相權。

李君當即就稱讚寇宰相是高風亮節,緊接著就提出了分設六部之法。

見了君臣兩個這等架勢,寇宰相後背上是冷汗直冒,他一下就不再心疼所謂的權力了,畢竟如果性命都沒了,你要權力有什麼用呢?自打這兒以後,寇宰相就過的很是收斂而憋屈,畢竟他心中還有掛念和害怕,沒有顧忌是不可能的,他這些年在朝堂上當一個和稀泥的和事佬,基本上就是屬於拚命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借用一句時髦話來說,就是低到了塵埃裏,隻不過開不出花來罷了。

所以,當從寇夫人嘴中得知了寇冠華幹的好事兒以後,寇宰相也是勃然大怒,覺得自己將這個女兒教的是無法無天了,既然他從小就把孩子當兒子養,那麼犯了錯的懲戒自然也要依據家法而來,他怒氣衝衝的拿了根藤條進了祠堂,寇夫人這才覺得心疼了,但是沒想到母女兩個卻是一塊挨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