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城是他一個叔父的地盤,地勢險要,還派出了重兵防守。自己都還出了二千人馬當援兵的,就是想把漢軍阻攔在布依城以東的地方。直到三寶穀送來信,他才知道漢軍襲擊了他最薄弱之處。
房間內的牆壁上著一塊巨大的輿圖,是用牛皮製成的。牛皮上,有朱筆和雌黃畫成的一幅大宛國城池的布局圖。
大臣們表情沉重地圍坐在火爐旁,傾聽大將軍對戰場的分析。
鬱成王往火爐內添加一些木炭,爐子裏的火勢燃得很旺,發出了木炭爆裂的聲音。
鬱成王望著爐子裏忽明忽暗的火光,心情沉重地問道:“漢軍突然放棄布依城,繞道攻擊三寶穀,壓力全部轉移到了我們身上。三寶穀守將派人送信說,他們雖然擊退了漢軍的第一次進攻,但也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如果我們不出兵援救,他們可能堅持不了幾天。我們得趕緊定下來,是出兵援救還是讓他們撤回來的好。你們都議一議吧。”
“我覺得還是讓三寶穀守撤回來算了。三寶穀的城邑都建在山腳下,無險可守。不如直接撤退到鬱成堡,加強鬱成堡的兵力。”一個大臣道。
“不可,三寶穀是我們的城池,直接撤退,那不是白白送給漢人了?那兒可是我們葡萄、胡麻、胡桃的重要產地。若是丟了,今年的葡萄酒怕是要大漲價了。”一個將軍反對道。
“聽剛才三寶穀的來人介紹說,漢軍的傷亡遠比我軍大,看來漢軍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我覺得應該守。我願意領兵五千去支援三寶穀。”又有一個武將說道。
“不可。國君已任命煎靡為貴人勇將,負責指揮三軍。煎靡下了令,說漢軍狡詐,我們不要輕易出城應戰。他已經調集其它諸侯王的精兵前來支援我們,估計不日後就將抵達。”又有一個大臣反對道。
“我們這不叫出城應戰,是去救援被圍困的三寶穀的將士們。”
大臣們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起來。
鬱成王聽他們爭論了半天,道:“到了那個時候了,我們還在這兒爭論不休,再這樣下去,恐怕三寶穀已經支持不住、不堪一擊了,要出兵就快一點。救人如救火,得快一點!”
大臣們這才停止了爭論,把目光投向了鬱成王。
鬱成王見大夥都不說話了,道:“不要再磨蹭了,發兵五千,救援三寶穀。誰願意領兵前往?”
“末將願往。”一個將軍著裝的人站了出來。
“哈額圖啊,很好!你領兵,我放心。不過,途中一定要謹慎小心,如果遇到漢軍,不要與之纏鬥,趕緊退回城裏。”鬱成王叮囑道。
“遵命。”哈額圖領了命,迅速點了五千騎兵,趕往三寶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