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絲綢島的第三隻眼(1 / 2)

絲綢島不是一整片的大陸,而是一個個冒出水麵的小石丘,水麵被石丘分割成一道道交織的水流,水流很清澈,微微的跳動,波光粼粼,交織起來就如絲綢一般,人們漸漸便稱這裏為“絲綢島”。

石丘稍微高出水麵,房子建在大而平整的石丘上,大的石丘上有幾十座房子,小些的石丘有十幾座,再小一些的隻有一兩座。有的是雜貨鋪,有的是客棧,有的是匠鋪。這些水流經過每個石丘,淺的地方踏著水便可通過,深些的地方修建了浮橋,人們就這樣穿梭在小石丘之間,各自忙活。

這裏的天氣很規律,共有四種氣候,人們分別稱它為“陽日”、“雲日”、“雨日”和“冰日”。大部分的日子都是風和日麗的陽日,晴天時稍微活動一下身體會微微的出汗,緩緩的海風吹過又感覺十分的舒暢,不涼也不熱。

絲綢島雖是一片很小的陸地,大概隻有一座小城的大小,卻是世界上最受人喜愛的地方之一。從距離上來說,各個國家彙聚到絲綢島的距離是最短的,漸漸,這裏便發展成了世界交流的中心之一。重要節日裏,各地的人都彙聚到絲綢島,有商人、名流、貴族、平民。商人來到這裏把優質的貨物換成金錢,名流貴族來度假娛樂以及購買名貴奢侈的商品,平民也到這裏購買一些獨一無二的貨物,遊兵則來到這裏的匠鋪修理或購買武器。

島的中心是一塊巨大的石丘,高高隆起,四周形成一片垂直的斷崖,石丘上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叫做為“烏魯魯”,意為“變幻的雲彩”。這片森林色彩與這裏規律的天氣迥然不同,反而是毫無規律可言,烏魯魯在一年之中不可思議的變換著色彩,同一時間不同的區域也會呈現不同的顏色,甚至一天之內,植物的葉子、果實、花朵都會從一種顏色變為另一種顏色,人們對森林充滿著崇敬之感,“烏魯魯”也有神聖的意味。

森林最深處的植物最高且最濃密,靠外一些的植物稍微矮一些,再外一些是草坪,最後是裸露的岩石。絲綢島上兩座標誌性的建築就修建在這些裸露的岩石上。烏魯魯南側下凹的岩石坑修建了競技場,用於競技比賽,稱為“烏魯魯的左眼”,北麵巨大的岩洞修建為歌劇院,稱為“烏魯魯的右眼”。

隨著絲綢島的名氣傳遍世界,世界的人們都希望絲綢島能承辦展更多的活動,經過長達數年的商討,各國領導與絲綢島的人們終於達成一致,決定在“烏魯魯”上修建第三隻眼,各種繪畫、雕塑、工藝品將在其中展出和拍賣,選址同樣是烏魯魯周邊的岩石層,這樣能避免這些奇珍異寶受到潮濕空氣的侵害,也顯示出這些珍寶的貴重。

於是,絲綢島上的鐵匠、石匠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工作。

匠師都有著高超的技術,有時會接到大批量的訂單,比如某國由於修建皇宮需要大批切割寶石,或是某個工廠訂造的機械零件,數量過於龐大時,店鋪之間便聯合起來,各施所長完成訂單。這次,匠師們再次聯合起來,正是為了修建這即將在烏魯魯上睜開的第三隻眼,這座建築將會陪伴絲綢島許多年,他們更是對此用心至極。

故事,就從“第三隻眼”開始修建的時間點開始。

咯吱,頗有年頭的木門被推開,發出陳舊的聲音,門扇牽動鐵線敲響了門上的一個銀鈴,清脆的叮鈴聲隨之而來,聲音伴隨著一股清涼的風,細聞還帶著些海水氣味。門外金色的日光顯出一個男人的剪影。男子走了進來,店鋪內一如既往的安寧。

“魯師傅在嗎?”男子望著掌櫃的女子。

掌櫃女子向屋內喊道,“甲地,有客人來了。”聲音稚嫩而輕盈,未顯出半點粗魯。女子依然埋頭算帳,未抬頭看男子。

甲地……,男子嘴裏念著這個名字。

店鋪深處一直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等我一下。”說話的聲音從店鋪的深處傳來,但敲打的聲音沒有停止。男子向房間的方向看去,閉上眼睛,似乎在聽那敲打的聲音。幾秒鍾過後,男子自言自語道,“均勻而恰到好處。”他放下手中的包裹,走到門外點燃了從囊中取出的煙卷。

過了一陣,甲地從房間裏走了出來,“小玉,是誰找我?”甲地對這個妹妹平時很是寵愛,“還有,別總直呼我的名字,我是你哥。”甲地說道。

小玉終於抬頭,對著甲地吐了吐舌頭,粉紅色的舌頭甚是可愛,甲地最愛妹妹這個調皮的表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