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盛爾康考上了秀才,無形之中結識了很多的文人墨客,書香世家的子弟,其中最讓盛爾康念念不忘的人很少,大部分的人都是逢場作戲,但是有一個人,讓盛爾康記憶深刻,那就是“南院”書癡馮侖。馮侖也是今年考上的秀才,年齡二十有三,就是人長的不是很好看,整天手不離書卷,無論走到哪裏,手裏始終都是握著一本書,滿肚子的學問,古往今來的事情,沒有他不知道的,南朝北國無一不精。
馮侖這個人為人很豁達,就是一看見書籍,就不會走路了,他要是知道誰家有絕世的藏書,那是必須要看上一眼,不給看,天天跪在人家門口,直到人家答應為止。馮侖還有個能耐,就是過目不忘,凡事他看過的書籍,都能記住,從不忘記。
馮侖還有一個綽號叫書蟲,或者叫書耗子,由於馮侖寫了一手十分漂亮的仿宋體楷書,經常從別人那裏看到的藏書默寫下來,然後交給書商進行刊印販賣,從中掙了很多的錢財。所以馮侖在盛京城的名聲並不是很好,但是馮侖並不在乎,自己還還認為,是一種榮耀。
由於馮侖經常翻印藏書,所以馮侖並不是窮人,而是十足的有錢人,,,
盛京將軍葉克蘇剛剛上任,就遇到了一件十分棘手的事情,將軍府需要幾位文職人員來整理文案方麵的事務,可是始終沒有找到十分合適的人才,他的身邊有位參議叫桑吉,他是今年鄉試的考官,他給葉克蘇將軍推薦了,今年秋闈鄉試新考上的幾位秀才,其中就有馮侖和盛爾康等人,,,
經過幾輪的篩選,盛爾康和馮侖都被盛京將軍府給錄用了,理由是,兩人都擅長寫梅花小楷,由於字跡優美,很得盛京將軍葉克蘇的欣賞,兩個人都當上了將軍府的文案,專門為葉克蘇將軍寫一些文案方麵的事情,每個月還能得道五兩銀子的俸祿,於是兩個人都很開心。
當然了,將軍府也不是誰想進就能就去的,為了這份差事,盛家人也是沒少花銀子。至於馮侖當然也是用了銀子,才能進入將軍府的,,,
兩人都被將軍府給錄用了,但是所從事的事務是不同的,馮侖負責書籍,紙張刊印,和公文往來方麵的事務,而盛爾康負責地方案卷卷宗整理,和各地文史檔案歸檔的事務。
時間一長兩人的關係比較密切,時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但是兩人從不詢問對方工作上的事務,,,
盛爾康來到盛京將軍府,接手的第一個卷宗,是盛京衙門呈上來的“北市民事糾紛案”原本衙門將卷宗拿到將軍府讓盛京將軍葉克蘇蓋章簽字就可以了,誰想到將軍這幾天不在盛京城,而是去了周邊的縣城巡視防務去了,這個卷宗自然的落到了盛爾康的手裏,由盛爾康暫時的代理這個案件,盛爾康接過卷宗在審閱的時候,發現裏麵有北市張秀的名字在上麵,於是有了興趣,經過審閱卷宗之後,盛爾康發現這個案卷有點複雜和詭異,,,
北市大才子張秀讓人陷害,關進了衙門的牢房了,等候盛京將軍葉克蘇的判決。
盛爾康看了卷宗之後,感覺張秀是讓人陷害入獄的,可是自己就是一個將軍府的文案,根本無法給張秀翻案,出於憐憫之心,盛爾康還是去了一趟衙門的牢房看了看張秀。
衙門的人,現在幾乎都認識盛爾康,守門的獄卒看見盛爾康之後,很是客氣,並沒有刁蠻盛爾康,而是很客氣的讓盛爾康進了牢房探視張秀。盛爾康順手給了守門的獄卒幾兩銀子,說是喝酒錢。獄卒接過銀子很是高興,很熱情的將盛爾康領進了獄牢,在獄牢之中盛爾康見到了張秀,這時候的張秀在獄牢之中,已經呆了好多天了。
隔著柵欄盛爾康問張秀為啥進來的,張秀看見盛爾康居然到牢房之中來看他很是意外,因為兩人之間並沒有太多的交情,隻是在一些場合見過幾次麵,兩人很少說過話,今天盛爾康能來牢房之中看他,很是讓他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