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春分。
朝陽下名叫陸安的縣城沐浴在一片祥和之下,當地這個時節有春祭的習俗,大門大戶在祠堂舉行隆重的儀式,殺豬、宰羊,告慰先租。
然後開始掃祭開基祖與元祖墳墓,各分支又要掃祭各房的祖先,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如此才是一個大家族的體麵和傳承。
陸安縣城靠東街的僻靜之地,有位孤苦無依的清瘦窮書生,此時他坐在家中唯一的書案裏唉聲歎氣!書生姓陳,名誌恒,爹娘已逝。
小鎮的墨極負盛名,本朝開國以來,就擔當的起“金膏水碧”、“如犀如玉”的美名,尤以一些古法燈盞油煙、鹿角膠為代表的傳統產品更是深得文人雅士喜愛,當代有“天下墨業在陸安”之說。
陳誌恒放下手中書本起身,走出屋前,坐在明堂台階上,仰頭四望心淒涼。
書生至今仍然清晰記得,經常坐在身旁不停絮叨的母親,在大前年的暮秋時分的清晨,被下人發現坐在一張貴妃椅上,對著他父親的牌位方向,閉眼了。
其實陳誌恒並非這個世界的土著,前世在一次交通意外中到了這個世界,這邊和原先的世界有很大的區別,沒有高科技,也沒有太多美食,曆史也完全不一樣,這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體係。
這世他母親是個愛鑽牛角尖的人,陳家在上三代都是讀書人,在太祖和高祖年間也出過幾位地方官和京官。
可惜到崇文年間,陳誌恒父親這代,幾個兄弟不爭氣,敗光了家產,更是得罪了一位京中大人物,之後幾年紛紛不同的死法去世。
他母親後來掌家想叫陳誌恒好好讀書,考取功名,可惜的是這個兒子並沒有讀書天賦,後來他更是沾染了狎妓的惡習,導致家中不多的財產也很快敗光。
世世代代都是文人的陳家從此落寞,好在京中對頭見陳家後輩如此不堪造就,也未趕盡殺絕,倒是因禍得福,留下了陳誌恒這顆獨苗。
當了一段飄來飄去的孤魂野鬼,書生實在找不到賺錢的辦法,便靠變賣家中物品度日,之後又過上了狎妓遊蕩的日子。
可惜再多的家財也經不起這麼個敗法,這兩年不到的光景已經家徒四壁,要不是還有點餘糧,怕是他要把這祖宅賣了去。
“都怪自己啊!前世花天酒地習慣了,來到這個世界還是成了敗家子!”陳誌恒嘴裏嘀嘀咕咕的想著心事。
這位陳家少爺在當地的名聲並不好,好點的叫聲傻少爺,直接喊他傻子的也有,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位陳家少爺有腦疾,一發作就開始胡亂說話,竟是別人聽不懂的話,像是鬼上身一樣。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陳誌恒老是被騙,今天怡紅樓小翠過來說一句身體有恙,救救奴家,他便掏錢。
明天隔壁王大媽說她家小花生了七胞胎,他驚為天人,不僅送了七副銀手鐲,還去上門要喝喜酒,結果進門才知是王大媽家的狗生了。
我怒斥對方騙他,結果王大媽卻不怕他,回懟:“誰家媳婦能生七胞胎,我看你怕是個傻子。”,悻悻然敗下陣來,從此傻子便出名了。
後來他便也不在意世俗眼光,整天哼著前世的流行歌曲混跡各種場所,最常說的口頭語便是“今晚消費由陳公子買單”,一開始別人不解其意,久了便知道是做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