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元悅,我的母親是攝政王,父親曾經是夏國的皇太女。
我最喜歡我的祖父,因為母親和父親總是不和我玩,隻有祖父每天都陪我一起玩,還給我講睡前故事。
在我五歲的時候,京城裏發生了一次動亂,發起這次動亂的人叫元妍,據說我應該叫她表姨母。
她帶著一群長得矮小、形容猥瑣(這是母親的原話)的浪人潛入京城,企圖混進宮裏殺了皇帝表姊。
母親說她是想做皇帝想瘋了,居然勾結了外人來殺自己人,結果當然是被母親帶人抓住了。
那天碰巧我也在文樓,聽完太傅的課之後,我在乾清門等母親一起回家。
記得她當時的樣子很瘋狂,大聲地喊著一些諸如恨母親、恨先帝之類的話。
哦,對了,她還咒皇帝表姊短命來著。
不過後來我就再也沒見過她了,聽說她被關進了一個不見天日的地方,祖父說她那叫罪有應得。
既然祖父都這麼說了,那肯定就錯不了了。
從自己八歲以後,就總有人說母親要把皇帝表姊趕下金鑾殿,好自己做皇帝。
母親聽我問她這個問題的時候,大笑著說自己又不是閑得慌,才不會去自討苦吃。
當皇帝難道很苦嗎?
母親摸著自己的頭說,當皇帝不僅每天都要早起晚睡,而且稍有差池就會被文武百官揪著不放,說不定還會被她們追著罵。
母親一邊說,爹爹就在旁邊笑著看她,末了悠悠地說她“滿嘴歪理”。
然後母親就要與爹爹講理,然後我就被趕出來了。
唉,隻要娘親和爹爹在一起,我就插不進去他們兩個中間,不過我早就習慣了。
還有祖父陪我呢。
十歲那年,皇帝表姊元服親政那天,太後的父家蕭家又開始蹦躂了(這是祖父的原話)。
從我記事起,她們就總是跟母親作對,隻要是母親讚同的,她們就反對,反之亦然。
蕭家搗亂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皇帝表姊直接被她們這一通搗亂給害死了。
最後查出來是夏國在幕後主使,為的就是要一血當年夏皇身死梅關之辱,於是母親在多年之後又拿起了若風,奔赴北境。
這下文武百官全都慌了,若是攝政王出點什麼岔子,那華國可真就危險了。不過在看到爹爹氣定神閑的樣子之後,我就放心了。
連爹爹這個“局中人”都不擔心母親的安危,那就說明外麵那些人都是在瞎擔心。
可惜我還太小,不能跟在母親身邊,也暫時是看不到她大殺四方的英姿了。
不過兩個月,母親就大勝歸來,文武百官都去城門迎接,那陣勢實在是太盛大,所以我被爹爹拘在了王府裏,理由是怕我被嚇到。
笑話!
想我堂堂楚王世女,現在就已經將母親和爹爹的功夫學了七八成,就算是論氣度心性,那還有祖父給自己兜著底呢。
我很不服氣地在家裏等著母親回來,準備狠狠地告上一狀,雖然明知母親肯定會站在爹爹那邊,但重點是要表明自己堅定的立場!
決不向無法戰勝的勢力低頭!
然而我沒等到母親回來,反而等來了白發蒼蒼的夏相。
她不是早就“老邁”得“不堪案牘勞苦”了嗎,為何會出現在自己家裏?
等聽完她的來意之後,我震驚了——母親居然要做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