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散戶賺錢,天理難容?(1 / 3)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散戶每年高達3.8%的損失是由什麼導致的呢?研究者發現,散戶投資損失中的27%可以被歸因於選擇錯誤的股票和進行錯誤的交易,32%來自券商對投資者收取的傭金,34%則是政府征收的各種與交易相關的稅收和費用,剩下7%是因為散戶投資者不能夠正確地選擇投資時機。

除去政府稅費和券商經紀業務傭金,散戶交易損失裏的34%是因交易的財富轉移,即財富從投資損失方向投資獲利方的轉移造成的。具體來講,散戶的損失給機構投資者,即散戶的對手方,每年帶來約1.5%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股票交易把財富從散戶的口袋裏麵轉移到了那些和散戶扮演對手方的企業、機構和國際投資者的手裏。從這個角度來說,散戶的交易和投資實際上就是在做慈善事業。散戶把自己兢兢業業通過本職工作賺的錢慷慨地送到了收入和投資能力都比自己高出不少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手中。

做一個簡單但未必完全科學的類推,根據中國A股市場的規模和波動率,大陸A股市場的散戶損失的金額可能是台灣地區散戶損失的金額的10倍。

散戶的業績

正如本章開篇時所問的三個問題的情況,說到散戶的投資業績,其實很多散戶對於自己的投資並沒有很充分的了解。也許散戶可以清楚地記得自己最近買的一隻股票是賺錢還是虧錢了,但當被問到整個投資組合的表現如何時,很多投資者就不是很清楚了。很多散戶甚至無法想起自己所持有的投資組合中還有哪些股票,那些股票又是以什麼價格購入的。

正是因為散戶對於自己的業績不甚了解,他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也會表現得比較激進,愛冒險,結果往往遭受更大的損失。這個結論不僅適用於台灣地區,包括筆者在內,各國學者在全球各個市場、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裏都有類似的研究發現。這些研究均表明,廣大散戶就平均投資收益而言是虧損的,或者至少說是跑輸大盤的。散戶的損失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稅收和傭金的方式交給了政府與金融機構,而另一部分則是輕易地轉移給了對手方——高投資水平的金融機構。由於大多數散戶沒有明確的投資策略,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非但沒能給自己創造財富,反而不知不覺地給自己的財富帶來了巨大損失。

當然,衡量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可以有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標準。但是上述的散戶表現,其實不隻是局限在台灣地區這一個市場,而是在全球各個市場、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裏麵都有類似的現象。廣大散戶投資業績主要的兩個特征是:第一,明顯跑輸大盤,在有些國家或者某些時期,甚至是持續虧損的;第二,他們的很大一部分損失是通過稅收和傭金交給了政府與交易所,還有一部分損失是把自己的財富通過交易,白白轉移給了資本市場中水平更高的金融機構等其他投資者。由於不了解自己的投資策略,散戶在投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財富造成了損害,而且在損失發生後,還完全不自知地一直重複著同樣的錯誤。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散戶每年高達3.8%的損失是由什麼導致的呢?研究者發現,散戶投資損失中的27%可以被歸因於選擇錯誤的股票和進行錯誤的交易,32%來自券商對投資者收取的傭金,34%則是政府征收的各種與交易相關的稅收和費用,剩下7%是因為散戶投資者不能夠正確地選擇投資時機。

除去政府稅費和券商經紀業務傭金,散戶交易損失裏的34%是因交易的財富轉移,即財富從投資損失方向投資獲利方的轉移造成的。具體來講,散戶的損失給機構投資者,即散戶的對手方,每年帶來約1.5%的投資收益。也就是說,股票交易把財富從散戶的口袋裏麵轉移到了那些和散戶扮演對手方的企業、機構和國際投資者的手裏。從這個角度來說,散戶的交易和投資實際上就是在做慈善事業。散戶把自己兢兢業業通過本職工作賺的錢慷慨地送到了收入和投資能力都比自己高出不少的專業機構投資者手中。

做一個簡單但未必完全科學的類推,根據中國A股市場的規模和波動率,大陸A股市場的散戶損失的金額可能是台灣地區散戶損失的金額的10倍。

散戶的業績

正如本章開篇時所問的三個問題的情況,說到散戶的投資業績,其實很多散戶對於自己的投資並沒有很充分的了解。也許散戶可以清楚地記得自己最近買的一隻股票是賺錢還是虧錢了,但當被問到整個投資組合的表現如何時,很多投資者就不是很清楚了。很多散戶甚至無法想起自己所持有的投資組合中還有哪些股票,那些股票又是以什麼價格購入的。

正是因為散戶對於自己的業績不甚了解,他們在進行投資的時候也會表現得比較激進,愛冒險,結果往往遭受更大的損失。這個結論不僅適用於台灣地區,包括筆者在內,各國學者在全球各個市場、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裏都有類似的研究發現。這些研究均表明,廣大散戶就平均投資收益而言是虧損的,或者至少說是跑輸大盤的。散戶的損失中很大一部分是通過稅收和傭金的方式交給了政府與金融機構,而另一部分則是輕易地轉移給了對手方——高投資水平的金融機構。由於大多數散戶沒有明確的投資策略,因此在投資過程中,非但沒能給自己創造財富,反而不知不覺地給自己的財富帶來了巨大損失。

當然,衡量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可以有不同的維度和不同的標準。但是上述的散戶表現,其實不隻是局限在台灣地區這一個市場,而是在全球各個市場、各種不同的資產類別裏麵都有類似的現象。廣大散戶投資業績主要的兩個特征是:第一,明顯跑輸大盤,在有些國家或者某些時期,甚至是持續虧損的;第二,他們的很大一部分損失是通過稅收和傭金交給了政府與交易所,還有一部分損失是把自己的財富通過交易,白白轉移給了資本市場中水平更高的金融機構等其他投資者。由於不了解自己的投資策略,散戶在投資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對自己的財富造成了損害,而且在損失發生後,還完全不自知地一直重複著同樣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