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別人的鞋子不合自己的腳
有這麼一則小故事,公雞在一堆沙土上忙碌地覓食,無意中翻出一顆珍珠,然而公雞卻把這顆珍珠丟在一旁,因為盡管珍珠光彩奪目,對它卻毫無用處,它需要的是一顆麥粒來填飽肚子。所以,在人生中,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適合自己的不一定適合他人,適合他人的不一定適合自己,就如投資大師的成功不可複製,因為他們用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創造出專屬他們的榮光。投資如同逛商場買鞋子,需要小心翼翼地挑選,選擇合適的投資方式和投資產品來實現自己設定的投資目標。例如市場上 ETF 產品五花八門,有波動較大的股票 ETF,有風險相對較小的債券 ETF,有可以穩健增值的貨幣 ETF,有投資於避險資產的黃金 ETF,還有投資於境外資產的跨境ETF,任君挑選,總有一款適合你。從自身需求出發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和投資產品,就是用自己的腳去嚐試不同鞋子的過程,合適的鞋子讓你的人生道路走得舒心,同樣,適合自己投資目標的投資方式和產品,可以為投資錦上添花。
4.對杠杆保持戒心
杠杆通俗來說就是通過借債、融資,用較少的錢撬動大量的錢,從而放大投資損益的一種高風險的交易方式,期貨市場的“保證金交易”和 A 股市場的“借錢炒股”都是杠杆投資的一種。太陽是夕陽的同時也是旭日,在一處收盡蒼涼殘照時,又在另一處散布烈烈朝暉,萬物皆有兩麵性,一麵積極,一麵消極。杠杆亦是萬千事物中的一個,很多投資者隻看到用杠杆以小博大的一麵,用少量的資金賺得盆滿缽滿,卻看不到如果虧損,則虧損同樣是自有資金的幾十倍。杠杆本身不是不可靠近的妖魔鬼怪,那些風險防禦係數高的公司或者技術過硬的專業投資者就能夠合理運用杠杆,並且他們對巨額虧損有後備措施。然而對於沒經驗、沒時間的上班族和業餘投資人士,沒有別人的風險防禦能力和專業知識,老羅的建議是千萬別碰杠杆。許多散戶運用杠杆是出於投機的心態,人們在錢較少的時候,極容易滋生出賭博心態,想以小博大,妄想用杠杆成就一夜暴富,這是十分可怕的思想,稍有不慎便成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堅持“閑錢操作”的原則,才能讓投資理財更輕鬆。
5.不吃飯則饑,不讀書則愚
有位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在一旁看熱鬧。老人技術嫻熟,沒多久魚簍就滿了。老人把整簍的魚送給小孩,小孩卻拒絕了。小孩說:“我想要你的魚竿,一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有魚竿就可以自己釣。”於是,老人將魚竿送給了小孩。可從此,小孩卻沒釣上一條魚來。小孩擁有工具卻缺乏釣魚的知識,同樣一無所獲。金融市場隻是提供工具的地方,投資理財的知識需要自己掌握,方能有所收獲。
古人雲“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站在水邊想得到魚,不如回家去結網,與其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在投資中滿載而歸,不如自己開始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最重要的是能邁出第一步,無論何時開始學習都為時不晚,通過不斷地汲取知識養分來充實自己,茁壯成長,當機會來臨時才能一把抓住。時代瞬息萬變,金融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持續學習是抵禦時代巨變,投資未來的有效途徑,當 ETF創立時誰能想到這將成為一款火爆全球的金融市場工具?你的眼光看向哪裏,境界就在哪裏,如果不能延展生命的長度,不如拓寬生命的廣度,通過學習,擴充我們的視野和格局,培養獨立客觀思考的能力,提升眼光的敏銳度和洞察力。學習如同吃飯,是需要我們堅持一生的事情。
3.別人的鞋子不合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