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炎炎夏日(2 / 2)

杜睿笑道:“殿下貴為一國儲君,身邊難道還會缺了美貌的侍女嗎?”

李承乾被杜睿問的一陣語塞,尷尬的笑了聲,道:“你這家夥,還來取笑我!”

說著端起了寶釵拿來的酸梅湯,喝過酸梅湯之後,李承乾不禁大加讚賞,道:“賢弟!這酸梅湯是如何做的,冰涼酸甜爽口,真是好東西!”

站在杜睿身後,正給他扇涼的探春道:“這是我家少爺做出來的。”

“哦!”李承乾聞言不禁大奇,道,“賢弟還有這般手藝,回頭一定要教教孤,回去也做來給父皇,母後嚐嚐!母後一直身子不大爽利,如今天氣炎熱,我母後近些日子精神也不大好!”

杜睿道:“哪裏用的著這般麻煩,寶釵,你去帶恒大人到廚房盛上一大桶,用冰塊鎮上,送到東宮去!”

李承乾聞言,笑道:“如此就多謝賢弟了!安康那丫頭嫌天氣熱,不願意出來,要是早知道你府上有著酸梅湯,恐怕早就飛過來了!”

杜睿連道不敢,又$淫蕩讓元春再盛一大桶放在門房,給那些慕名而來的士子們用,自打關中的糧食危機過去之後,那些杜睿的粉絲便再次蜂擁而至,每日都在杜府門前張望,盼著能見到那位傳說當中的神童,隻可惜這大熱天的,杜睿怎麼都不肯四處亂走了,倒是那些士子在大太陽底下曬著,不時有人中暑,杜睿便想了這麼個辦法,每日都拿些冰鎮酸梅湯來,給那些人祛暑。

如今那場糧食案已經過去多時,在杜睿的教導和勸解下,李承乾也恢複了自信,最近幾次太宗交代下來的差事,李承乾也辦的漂亮,東宮的儲位,愈加穩固。

“賢弟真是宅心仁厚!”李承乾見杜睿想得如此周到,也是連聲稱讚。

杜睿笑道:“殿下謬讚了,小弟所謂不過是小善,能使天下黎民百姓安居樂業,老有所養,少有所教,施仁德於萬民,揚天威於域外,這方是真正的大善,殿下當以自勉!”

李承乾聞言忙起身,對著杜睿躬身一禮:“賢弟言之有理,孤受教了!”

自打太宗讓李承乾拜杜睿為師之後,兩個人的關係便是這樣,亦師亦友,不過在杜睿的堅持下,李承乾總算不再叫杜睿師傅了,兩個人還是平輩論交。

李承乾坐回去,見杜睿的手邊放著《史記》,道:“賢弟也喜歡讀《史記》!?”

杜睿將書拿起,揚了揚道:“此間有大智慧,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能使人明是非,知善惡,小弟也是閑來無事讀讀而已!”

李承乾見狀笑道:“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小弟果然好才華,似賢弟這般才華,怕是將這天下的才華都占去了,昔日曹子建才華八鬥,也不過是個尋章摘句的書生,賢弟有大智慧,或許將來也能如太史公,班定遠一般,編纂出一部史書來,流傳後世呢!”

李承乾雖是戲言,但是到了杜睿的耳中卻不一樣了,自己寫一部史書,這句話讓杜睿都不禁動心了,曆朝曆代的文人,除了那幾個作詩填詞當真高絕的,又有幾個能流傳後世,除去唐宋八大家,餘者也不過碌碌,然司馬遷一部《史記》,留芳千古,司馬光一部《資治通鑒》也是備受推崇,便是後世的毛太祖也是時常抱卷在手,躬讀不輟,如今《史記》自然是做不得了,但是如果能讓《資治通鑒》提前問世,豈不是也能讓自己留芳千古。

杜睿這人雖然名利心甚淡,但是麵對這樣一個揚名聲於後+激情小說世的好機會,杜睿還是忍不住心動了,不做史,不可稱之為大家,便是再做一次文學大盜又如何。

司馬光,抱歉了!

心中主意已定,杜睿也不覺得這夏日如何難熬了,和李承乾相談甚歡,不時的說一些治國為君之理,讓李承乾受益匪淺。

一般天家貴胄,最不耐煩的便是他人說教,特別是那些喜歡掉書袋的儒生說什麼聖人之理,杜睿教導李承乾便從不名言李承乾應當如何做,隻是循循善誘,讓李承乾自然而言的被潛移默化,最近的幾次差事辦下來,也讓太宗大為讚賞。

兩人正說著,突然書房的門被人撞開了,跑進來的是杜雲蓮,小丫頭顯然是熱的不耐煩了,額頭上布著細細的一層汗珠,小臉也被曬得通紅。

“三哥!三哥!快來陪我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