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憑花祗自差。
題罷,傳與瑞雲小姐,瑞雲小姐接來看了,也就提筆寫上:
幾欲向花通一語,
寫完,就遞與雪蓮馨,雪蓮馨一看,說道:“好詩,好詩!字字有意,句句含情。”便提起筆來,續成末句,寫道:
不知花意落誰家。
母子四人,這一個構思白雪,那一個煉句陽春,滿席上墨花亂墜,筆態橫飛。
正在對花吟詠之際,隻見丫環從外邊傳進一本報來。雪蓮馨道:“這兩日沒有報送,我正要看來。”揭開一看,隻見一本敘功事:“原任杭州知府,今加兵部侍郎雪霽同新科探花、今入翰林學士柳素心,奉使邊庭,講議和好,不辱君命,還朝有功,著實授原職。又雪霽告病懇切,準著馳驛還鄉,調理痊可,不時召用。又翰林院柳素心告假省親,
準告,俟經筵舉行,進京召用。”又一本敘功事:“總兵竹鳳阿,鎮守有功,加升江南提督。”又一本封贈事:“故福建兵備梅顥,忠勤為國,加封太子太保,欽賜禦祭一筵。”又一本釋放宮女事:“掖庭女寵,請如唐太宗天寶年間,悉行釋放。俱奉聖旨是。”雪蓮馨看畢,便細細與夫人、小姐說知,舉家歡喜。一霎時,把這些舊恨新愁盡盡為春風和氣了。正是:
否極泰方至,離多合始來。
天機原自爾,人事豈能違。
卻說雪公與柳友梅出使邊庭,因議河朔一事,和議不能就成,往來返複,直到一年方得議成。翁婿二人,還朝麵君,就急急告假還鄉。聖旨依奏,奉旨馳驛還鄉。雪公實受了兵部侍郎的職;柳友梅實受了翰林院學士的職。一路上百官迎接,人夫轎馬,冠蓋仆從,好不興頭。不一月餘,便到了蘇州。雪蓮馨接了,備酒接風。柳友梅因又在雪公處盤桓了數日,方回山陰省親。
楊夫人見兒子歸來,不勝歡喜。柳友梅見過母親,便把到京登第及出使邊庭的事,細細說與母親得知。楊氏夫人道:“我隻道你在京聽選,原來吾兒已成此段功名,可無愧你父親的家聲,並你母守節的誌氣矣。但抱琴歸來,為何並不提起?”柳友梅道:“是孩兒恐驚壞了母親,吩咐他如此說的。”楊氏夫人道:“原來如此。但你今日已金榜名標,正該洞房花燭,早結梅、雪姻緣,成就百年鸞鳳。”柳友梅道:“孩兒心上也隻有這一段姻緣未完耳。隻是前日是竹風阿為媒,他今已升了江南提督,正好為我作媒。但尚未到任。還要待他幾日。”楊氏夫人道:“這也不妨,待他幾日。但自你出門後,又有一李半仙到我家來,他說曾受你大恩,你又曾許娶他的女兒,可有此事麼?他已到京訪你,我因你久無音信,也就托他訪個消息,你曾遇見他麼?”柳友梅道:“李半仙不曾遇見,這姻事同是有的。”便將昔日還金贖身之事,一一說了一遍。楊氏夫人道:“既如此,你也該踐卻前盟。”柳友梅道:“正是,我也要去訪他。”
無語憑花祗自差。
題罷,傳與瑞雲小姐,瑞雲小姐接來看了,也就提筆寫上:
幾欲向花通一語,
寫完,就遞與雪蓮馨,雪蓮馨一看,說道:“好詩,好詩!字字有意,句句含情。”便提起筆來,續成末句,寫道:
不知花意落誰家。
母子四人,這一個構思白雪,那一個煉句陽春,滿席上墨花亂墜,筆態橫飛。
正在對花吟詠之際,隻見丫環從外邊傳進一本報來。雪蓮馨道:“這兩日沒有報送,我正要看來。”揭開一看,隻見一本敘功事:“原任杭州知府,今加兵部侍郎雪霽同新科探花、今入翰林學士柳素心,奉使邊庭,講議和好,不辱君命,還朝有功,著實授原職。又雪霽告病懇切,準著馳驛還鄉,調理痊可,不時召用。又翰林院柳素心告假省親,
準告,俟經筵舉行,進京召用。”又一本敘功事:“總兵竹鳳阿,鎮守有功,加升江南提督。”又一本封贈事:“故福建兵備梅顥,忠勤為國,加封太子太保,欽賜禦祭一筵。”又一本釋放宮女事:“掖庭女寵,請如唐太宗天寶年間,悉行釋放。俱奉聖旨是。”雪蓮馨看畢,便細細與夫人、小姐說知,舉家歡喜。一霎時,把這些舊恨新愁盡盡為春風和氣了。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