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讓的絕戶計(2 / 2)

不過即使是這樣,劉讓還是順利的在燕雲開始了自己的計劃,因為他知道皇帝之所給了他如此大的權力可不單單隻是為了實行一個小範圍的南北官製度,肯定還有更大的野心要讓他劉讓來實現。

其實在劉讓入主燕雲的時候,整個燕雲的環境已經十分利於他治理了,因為趙惟吉利用先前劉讓所獻的策略將燕雲的整個內部環境整個都整理了一遍。

在這裏,我們不得不來提一下劉讓之前為趙惟吉所獻的政策。這個政策用趙惟吉的話來說就是打土豪,分田地。

在劉讓之前的計策裏,為了能夠得到燕雲當地的漢人的支持,劉讓給出的辦法就是給他們田地。

燕雲不像中原,在中原由於初步的工業化的開始,使得耕地對於百姓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但是在燕雲就不一樣了,由於還在遼國的治理下,所以對於一般平民來說能夠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還是有著相當的吸引力的。

而劉讓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從而提出了一套以打土豪,分田地為核心的計策。不過雖說是打土豪,但是劉讓也沒用通過暴力將土豪們都趕出燕雲。

在這個時代的人都知道世家大族到底有怎樣的力量,這些燕雲的世家大族即便在契丹人的統治下照樣混得風生水起。

而且作為西京留守的劉讓也與這些大族們打了多年的交道,他自然知道要處理這些大族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不過正因如此,他也知道這些大族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那些燕雲大族想要的是什麼?是符合自己家族地位的政治地位。雖然字武周之後,世家大族在朝廷中的影響力開始逐步的被削弱,但是沒有人敢真正的忽視這些大族能夠產生的力量。

也正因如此,中原的世家大族們仍然有著不錯的政治地位。但是這僅限於中原的世家大族。

北方燕雲的大族由於在近百年的時間裏一直是受到契丹人的統治,所以他們的抱負一直得不到施展。

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僅對於漢人適用,對於其他民族同樣適用。在遼國政壇像韓德讓這樣位極人臣的漢人實在是太少了。

正是出於這一點,劉讓給了趙惟吉一個建議,讓趙惟吉用部分的官位向北方燕雲的大族換取這些燕雲大族對於燕雲諸州的土地利益的部分出讓,使得這分田地的計策能夠實施下去。

而趙惟吉也接受了他這個建議,正在進行官製改革的趙惟吉恰好需要一些新鮮的血液補充進朝廷,這也就有了當劉讓入主燕雲以後,擺在他麵前的政治局麵就已經很有利了。

正因為燕雲內部有了極其有利的政治環境,再加上皇帝趙惟吉的鼎力支持,劉讓在初步完成了大宋的南北官製度之後,開始了一條絕戶計的事實。

這條絕戶計便是挖空遼帝國的根基,讓遼國這座大廈變成一座空中樓閣。

劉讓從蕭齊的口中得知道一件關於遼帝國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雖然遼國立國過百年,並且這些年來在韓德讓的主導下也向中原那樣進行了一定的集權化,但是這個國家畢竟是由遊牧民族所建立的。部落仍然是這個國家的主體,既然部落是這個國家的主體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的人民肯定會將部落的利益放在國家的利益之前,就像中原的大族把家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般。

基於此,劉讓設計了一套從契丹內部挖角那些邊緣部落的計策,他讓這些還生活在燕雲的契丹人去聯絡那些邊緣生活的比較慘的部落。給與他們一些優厚的條件,讓他們往燕雲遷徙。

自古以來便有遊牧民族向內地遷徙的傳統,再加上燕雲戰事以後,兩國進入了一個暫時和平的時期,這也讓這些向內地遷徙的部落們的心理少了一份負罪感。

再加上老天爺的幫忙,一場超級雪災在冬天襲擊了大半個遼國,冬天凍死的牲畜無以計數,再加上失去了燕雲使得遼國朝廷也拿不出那麼多的糧食來賑災。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連活命都沒法保證的部落更是完全無法抵擋來自宋廷的**,大批量的往內地遷徙。

這就使得劉讓的這條政策居然在短時間內便展現了驚人的效果,讓已經處在內外交困的遼國朝廷更加的困難。

而遼國的困境還遠沒有結束,就在這年的年末,一個庇護了遼國多年的人離開了人世,一代傳奇女xìng遼國承天太後蕭綽撒手人寰。

隨著蕭太後的去世,遼國的大地震開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