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三維度:評估談判的必要性(1 / 2)

2.獨立關係

獨立關係,即不靠對方,自己滿足自己。繼續上文的例子,如果最後隻有空客能滿足你,但你又怕完全被空客控製,失去談判的主動權,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求獨立關係,通過自主研發來滿足需求。或者幹脆放棄這個需求,回到前麵所講的:“這個東西是不是非要不可?”

3.互賴關係

互賴關係,即相互需要的關係。比如,良好的夫妻關係往往都是彼此互補的,夫妻中需要分配主內主外的角色,一方主要負責家庭的經濟來源,而另一方則負責打理日常家務,維護家庭關係等等,這樣互補的關係能更好地維持家庭的和睦。

在上述三種關係中,相互依賴的關係是最有利於談判的。

三、知道“要多少”,設定談判的目標

哈佛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惠勒曾在《談判的藝術》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故事的男主角,我們暫且叫他小張。小張跟一對老夫婦相熟,老夫婦住在海邊的大豪宅裏。不知為何,老夫婦20年來沒有收到過豪宅的房屋稅稅單,也沒有交過任何房屋稅。後來發現是收稅單位的疏忽,有一天他們突然收到了補稅通知,稅額驚人。於是老夫婦決定,要從海邊的豪宅搬到較小的房子去。因為兩人沒有孩子,所以就跑去問小張:“我們的海濱豪宅以25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你,好嗎?”小張對房價頗有了解,他知道這麼大的豪宅賣250萬美元非常便宜,但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現金,就去找更有錢的小李,想要合資把房子買下來。

小李在了解情況之後,認為這個投資十分不錯,不過他對小張說:“你得去砍個價,哪有談判不殺價的?你去把250萬砍到225萬,我們再成交。如果老夫婦堅持250萬,到時你再接受就好了。”小張其實有點猶豫,他認為老夫婦開的價已經比市場行情低很多,真的還要殺價嗎?結果小李告訴他:“你這個傻瓜,任何東西都是可以殺價的。”最後小張隻好勉為其難地跑去殺價,畢竟小李是金主,總得給他一個交代。

結果,小張剛和老夫婦開口殺價,老夫婦就生氣地說:“我們是因為把你當成自己的孩子才給出如此的低價,你竟然還來殺價?”於是老夫婦收回了250萬美元的提議,另外去找房屋中介。不到一年,就以1100萬美元的高價將海邊的豪宅賣了出去。

如果明明知道250萬美元是個很劃算的價錢,那還要不要繼續談判呢?你要先問清楚自己“要多少”,如果已經了解到行情,深知250萬已經是得到很多便宜了,就不必貪得無厭想要更多。所以這時根本不需要談判,直接接受對方的第一個出價就可以了。

此外,從這個例子中,也可以看出談判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我們必須對市場的行情有一定的掌握。就像你去跟領導要求加薪,或是求職時對薪資提出要求時,總要先對類似工作的行情有一定了解。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獅子大開口。

2.獨立關係

獨立關係,即不靠對方,自己滿足自己。繼續上文的例子,如果最後隻有空客能滿足你,但你又怕完全被空客控製,失去談判的主動權,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求獨立關係,通過自主研發來滿足需求。或者幹脆放棄這個需求,回到前麵所講的:“這個東西是不是非要不可?”

3.互賴關係

互賴關係,即相互需要的關係。比如,良好的夫妻關係往往都是彼此互補的,夫妻中需要分配主內主外的角色,一方主要負責家庭的經濟來源,而另一方則負責打理日常家務,維護家庭關係等等,這樣互補的關係能更好地維持家庭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