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記得筆者生平第一次看到紅樓夢時,是很小的時候,電影裏一個粉妝玉琢的女子正在咿咿呀呀地唱一段悲悲切切的詞,用的大概是黃梅戲唱段吧,那樣的柔美,那樣的動人。出於懵懂無知和好奇心,筆者問身旁看的津津有味的老者,電影裏演的是什麼劇情。老者感歎著說,紅樓夢裏的故事。這個是名著,講的呀,是一對相愛的戀人的故事,說是一個豪門貴公子因為和灰姑娘相戀遭到家人反對,戀人病逝之後遂削發為僧的一段愛情悲劇。聽完這位老者的講述,筆者覺得劇情很普通俗套,原來講的是一對普通的青年男女的被幹涉的戀情。不過以筆者當時的認知來講,這個通俗的故事也甚是有趣,又聽說是名著,書和戲曲影視劇的版本很多,於是筆者尋了這本出名的書來讀。
千方百計地找來名著來讀,讀來卻覺得索然無味,於是棄置一旁再未讀過。倒是時時見到有人對這個名著做欣賞和評價。有喜歡黛玉說黛玉為人坦蕩的,亦有說黛玉為人狹隘愛使小性子脾氣壞的;有說寶釵情商高人美追求高的,亦有說寶釵人品不好的。隻是以孩童的認知聽來不免覺得落入俗套。
後來上了中學,在語文書上竟然出現紅樓夢的橋段。就是全書第一章《林黛玉進賈府》的片段,驚奇地發現語文老師竟然說紅樓夢是一部神話傳說。要知道當時最感興趣的就是神話傳說了。可是被迫看了87版的電視劇前兩集,除了對賈寶玉在薛寶釵進賈府的時候一邊迎接寶釵,一邊暗暗地牽扯住黛玉要撤出的手的場景覺得有趣之外,亦是不懂,覺得這故事跟自己在那些民間故事裏看的傳說實在是有些不一樣,婆婆媽媽的,根本不知道在講些什麼。
什麼吃茶啦,漱口啦,誰罵人啦,誰偷了啥東西啦,誰笑話了誰,找了半天,根本就沒有講這兩個戀人的故事嘛。
後來長大了,談了戀愛,經曆了很多事情,筆者就開始喜歡看一些古裝劇,也喜歡涉獵一些曆史書籍了。因為對於曆史人物,不同經曆的人竟然有著不同的看法和評價,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充滿了神秘感,曆史人物的聰明智慧和啼笑皆非都讓人眼前一亮,即便是觀看曆史劇裏人物的穿著打扮,欣賞人家的服飾風格,筆者也是覺得很有趣的。
看的多了,就會發現正史和電視劇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其實電視劇裏的服飾多半不可能按照曆史的原妝去穿戴,因為真正的曆史中因為當時物質和傳播的局限性,還有年代的久遠性決定了當時的物品是不可能完全複製的。想要欣賞真實的東西,隻能看古董。而古董,也因了它年代的久遠性,已經無法複製當時的榮耀和色彩光澤,我們隻能通過僅存的有限的古董去想象它曾經的模樣。
因而,看到古裝劇的時候,筆者就會想,古時候的宮殿會是這麼古舊的模樣嗎?難道它當時不是嶄新的嗎?古時候的地板,會是這麼灰暗的顏色?會是這麼凹凸不平?於是漸漸地就挑出了很多曆史劇的缺點來。當然了,曆史劇自然講的其實是現代的故事。因為特定的故事情節必須放在特定的場景中去思考。人們不可能穿越回古代,不可能真正認識到古代人真實的生活具體是什麼感受。
因而,筆者也就對於紅樓夢的亙古不衰感到驚訝和驚歎了。因為筆者並不知道紅樓夢到底講了些什麼,雲山霧罩的。
說穿了,在這喧囂的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筆者其實是一個相當浮躁的人。自然也耐不下性子來慢慢地閱讀那些枯燥的文字。所以筆者就挑了據說是“完整複製了名著”的李少紅導演的電視劇紅樓夢來耐著性子欣賞一下了。順便談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希望能和讀者交流,聊以打發枯燥的業餘生活。順便培養一下筆者的文學修養,哈哈。讓我們共同來研究,撥開雲霧,看看紅樓夢到底講了些什麼。
電視劇一開始,就演了群山巍峨,煙霧繚繞,接著在山崖邊出現一位老人,這時有旁白的聲音傳出來,說:“話說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
我們說故宮是這部劇的密碼,為什麼呢?因為故宮就是紅樓啊。熟讀曆史的都知道,在封建社會,在故宮裏麵,與故宮有關的,說到“訪道求仙”,一般是隻有皇帝才有時間權力金錢等等一係列的資格做這件事情,我們不妨這麼牽強附會地認為一下,當然,如果是錯誤的,我們到時候也可以不這麼代入。所以我們不妨認為這個“空空道人”其實可能是一位皇帝。如果這麼想的話那我們就要想了,這是哪朝的皇帝呢。這裏說了,是“大荒山”,那這會不會是暗示了這位空空道人是皇帝這一點呢?“荒”是“皇”的諧音。那麼如果空空道人是皇帝,那這“青埂峰”會不會是在暗示這是一位清朝的老皇帝呢?可又為什麼說“無稽崖”,就是無稽之談咯?既然大荒山青埂峰都是無稽之談,那就是說確實是皇帝和清朝的故事了?那帶著這個疑問,我們繼續看下去。
旁白繼續說道:“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曆曆。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對,沒錯,也就是說,“從頭一看”,也就是說之前空空道人也是看過的,現在是重新在看。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作者為什麼要非要強調一下這個順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