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竟會出此粗鄙之語!”(1 / 2)

麵對欽陵紅果果的羞辱,不要說一個12歲的小男(唐4—16歲稱小男),就是一個過冠之年的青年人,麵對此等羞辱,怕都是要情緒失控。

就連在台下的狄仁傑都有點擔心,更不要說台上的眾人了!

更多的人則是認為,這欽陵不地道,有必要和一個孩子認真嗎?

可是,萬萬沒想到,狄光嗣偏偏就是沒有,他臉上依舊掛著淡淡的笑容。

狄光嗣直麵欽陵,緩緩說道:“本以為,吐蕃使者欽陵貴為大論祿東讚之子,在眾人之前,太極宮中,必有所高論;

萬萬沒想到,竟會出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吐蕃眾位朋友靜聽:

豈不聞,秦甘羅十二歲便為秦國上卿,再有,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謙遜之禮,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官拜水軍都督,統帶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權,施苦肉,獻連環,借東風,祭雕翎,火燒戰船,直殺得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

稱砣雖小,能壓千斤,舟槳空長,終被水沒,想那防風氏身橫九畝之地,不脫會稽之誅,巨無霸腰大十圍,難免昆陽之敗;

想你欽陵何德何能,竟敢藐視我大唐少年人乎!!!”

這一段話,不卑不亢,有理、有據、有節,還順嘴,感染力極強。

這不,狄光嗣剛剛說完,李治和武氏齊聲大呼:“好!好!好!”

不管文臣,還是武將,都激動地叫好叫出聲來。

這口憋在胸中的惡氣,總算是出了一點!

幾乎台上台下的所有人,都是這麼想的。

當下,所有人都是不管不顧的,連連叫好,因為他們實在是受夠了吐蕃使團的惡氣!

吐蕃使團趾高氣揚、咄咄逼人的態度,可是把他們氣得不輕,關鍵是出於外交禮儀上的考慮,你還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此時此刻,這幾天一直累加、積壓的情緒終於有了一個初步的釋放和表達。

特別是位於李治下首的一個人,以及不少在場的“六學二館”的學子們,簡直就激動地滿臉通紅,血氣上湧,狄光嗣這話聽著就解氣。

反觀,吐蕃一方顯然也被感染了,隻不過效果正好相反。

想反駁,又找不到反駁的理由,人家罵人都是有根據的,想有水平地罵回去都找不到地方下嘴,你說氣人不氣人!!!

欽陵無法反駁,隻有硬著頭皮說道:“哼,多說無益,你解開難題再說吧!”

言罷,欽陵讓侍從抬上一個高腳凳,上置一個塔形器物,通體鎏金。

欽陵指著鎏金塔,囂張地看著狄光嗣,“小子,此塔名為九宗浮屠塔,共九層,第一層和第九層各開一小門洞,內有九條通路毫無規律互相交錯、交叉,形成無數種可能,有通路,有死路;

不知你能否將一根絲線從第一層門洞穿入,從第九層門洞引出,當然是在不破壞鎏金塔的前提下,如此,就算大唐獲勝!

怎麼樣,小子,你能做到嗎?上一個成功的人可是從十歲熬到了六十歲呦!”介紹完規則後,欽陵用挑釁的眼神看著狄光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