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九陽真經(1 / 2)

寒風抬頭一看,閣樓的正中間掛著一塊匾,上麵寫著“藏經閣”。

無色敲了敲門,過一會,藏經閣的們就開了,一個約莫三十來歲的和尚從裏麵走了出來,他見到無色,雙手合十,道:“原來是無色師兄啊,師兄來藏經閣是不是有什麼事?”

無色道:“覺遠師弟,這位施主對佛法感興趣,希望通過研讀佛經來完成自我的修煉,所以老和尚就帶他來了。”

覺遠道:“小施主對佛經感興趣真是難得,又是師兄領來的,有什麼需要盡管提就是,小僧知道的,定會知無不言。”

寒風一聽,雙手合十,說道:“多謝大師,這兩日就要麻煩大師了。”

覺遠道:“好說,好說。”

無色道:“那老和尚就先告辭了。”

寒風道:“無色和尚,我還沒告訴你我叫什麼名字呢?我叫楊過。以後見到我別叫什麼小施主,施主就施主吧,還加個小字。”

無色道:“小施主教訓的是。”

寒風道:“我說無色和尚啊,剛說別叫小施主,你看你又……”

無色道:“是老和尚不好,楊施主不要見怪。”

寒風道:“好了,無色禪師,剛才是和你開玩笑的呢!你不會這麼小氣吧。大師有事就去忙吧,不用陪著我這個小施主了。”

無色道:“既然這樣,老和尚不打擾楊施主了,告辭了。”說著雙手合十,轉身向來路走去。

覺遠帶著寒風來到藏經閣,指著那邊的一個書架說道:“施主,那個書架上均是佛經,施主有什麼需要,可以叫小僧。”

寒風道:“大師太客氣了。”

寒風走到覺遠所指的書架前,隨手翻了翻,發現佛經真是不少啊!他隨手拿起了一本經書,翻開一看,隻見封麵寫著“法華經”三個字,寒風心道:“這本原來就是《法華經》。”

其實寒風來藏經閣根本就不是為了什麼佛經,不過不這樣說有這麼能混到藏經閣來呢?不過對於無色和尚,寒風還真是挺敬佩的,心裏也有點後悔騙了他。不過大丈夫不拘小節,這點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寒風這樣在心裏安慰著自己。

寒風隨對《法華經》不感興趣,不過表麵工作還是得做做,所以就拿起那本《法華經》,眼光向四周掃了掃,隻見覺遠正拿著一本書坐在書桌旁聚精會神的閱讀呢。

寒風走到覺遠身邊,說道:“大師真是勤奮,這些年應該把這裏的書都看完了吧。”

覺遠抬起頭,道:“那倒沒有,許多書上的道理要讀很多遍才能夠領悟,施主的眼光真好,《法華經》是許多高僧畢生心得寫成的,可以說是研究佛學的必備課。施主果然對佛學深有研究啊。”

聽到覺遠這麼說,寒風心道:“慚愧,慚愧,這些小伎倆也隻能騙騙你們這些和尚了,要是別人可定不會上當。”

心裏這般想,嘴上卻不能這樣說,寒風道:“大師謬讚了。既然大師在看書,那我也就把打擾了,我也找個地去研究研究《法華經》。”

覺遠道:“施主請便。”說著就繼續低頭看書了。

寒風隨便在書架旁找了個地,直接往地上一坐,就低頭“看書”了。

不過寒風表麵上這樣做,心裏卻在盤算著怎樣弄到那部《九陽真經》。

無聊的一天就這樣度過了。

這天吃完晚飯後,寒風對覺遠道:“大師,這佛經不讀不知道啊,那上麵很多道理真的是,真的是……我都不知道怎樣來形容,隻有一個字,那就是‘好’。”

覺遠道:“曆代前輩高僧的心血,自然是很好的。”

寒風道:“從《法華經》中我悟出了一點東西,想和大師參考參考,希望大師能指點一二。”

覺遠道:“施主太客氣了,有話不妨直說。”

寒風道:“那我就班門弄斧了。我覺得練武不是為了逞匹夫之勇,隻有懦夫才會通過武力來證明自己的強大,練武是為了強壯自己。而武功乃是育體之方,應該不分門派之見,男女之別。比武也不應該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互相交流,通過比武來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改正。一切應該仁義為本。”

覺遠聽完,說道:“施主高見啊,若人人都有施主這樣的覺悟,那天下就真正的太平了。施主天資聰穎,小小年紀就知道一切仁義為本,將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寒風道:“大師太抬舉我了。不知道達摩祖師東渡時所攜帶的那四卷《楞伽經》能否借小子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