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為期8年籌備和184天不間斷成功運行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結束後不久,我欣喜地看到了《世博讓企業更輝煌——上海世博讚助企業10大經典案例》書稿,這是上海世博協調局市場開發部和**企業發展研究院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表示祝賀,並對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案例編寫者、編輯者和10個世博讚助企業表示感謝。

作為上海世博會執委會的副主任,對已成為曆史的上海世博會,常常是既感到自豪和激動,又感到留戀與不舍。我們能把什麼留給未來?這是我們常常會問自己的問題,在世博會結束之時,世博留給世界和未來的至少包括五方麵:一是以人為本,二是科技創新,三是文化多元,四是合作共贏,五是麵向未來。這些寶貴的精神遺產,將對上海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現在,當我在翻閱這本案例集並為之題序之時,我想強調的是,上海世博會是中國經濟轉型和上海經濟轉型不可多得的一本鮮活的教科書,是凝聚世界經濟複蘇信心的盛事,是和平競賽,而中國展示的是全方位的創新,這將開啟“再塑”中國形象的旅程。

上海世博會除了提升了中國和上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外,上海世博會給中國和上海的發展留下了寶貴財富。圍繞世博籌辦工作,上海各行業各領域積極參與,全力以赴,這個過程是提高上海城市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個大好機會。科技創新成果被廣泛應用到世博場館建設和世博籌辦各個領域,借助世博會的推動力,全社會逐步形成崇尚自主創新的氛圍,自主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形成了一批豐富的成果。

後世博的核心在於不僅留下了物質財富,更留下了既廣又深的精神傳承。應該說,最近一次的科技革命是持續了70多年的電子革命,而電子革命帶來的成果在本屆世博會上有很好的展現。除此之外,低碳革命也是一個揮之不去的話題。欣喜地看到本書所著的10家企業,無論是國企、民企,還是轉製企業,都引領時代科技、理念的進步,以低碳為使命,謀求企業和社會更好地發展和進步。

就此而言,本書的10個案例可以說非常精彩,是所有這些感受和體會的最好的例證。“實踐出真知”,中國從奧運會、世博會等國際性大型和超大型活動中,不僅僅學習到了主辦的經驗,更為重要的是,我們積累、豐富和提升了對先進的組織與管理知識的模仿、嚐試、轉化和創新能力。我個人認為,這種能力就是適應國際化、現代化發展趨勢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是我們中國人,中國企業家自己的最為寶貴的“隱性財富”。

最後,我希望,今後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能以這10個世博會合作企業為榜樣,積極地投身到各種國際化過程中,在培育和提升自身和全社會的自主創新能力方麵不斷寫出新的篇章。

周漢民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

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副主任

201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