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素重昭,梁台建,以爲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兼禦史中丞。天監三年,兼五兵尚書,參選事。四年即真。曆位左戶尚書,安成內史。郡自宋來,兵亂相接,府舍稱凶。每昏旦間,人鬼相觸,在任者鮮以吉終。及昭至,有人夜見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騰虛而去。有頃風雨總至,飄郡聽事入隍中,自是郡遂無患,鹹以昭貞正所致。郡溪無魚,或有暑月薦昭魚者,昭既不納,又不欲拒,遂餧於門側。郡多猛獸爲害,常設檻阱,昭曰:“人不害猛獸,猛獸亦不害人。”乃命去檻阱,猛獸竟不爲害。
曆秘書監,太常卿,遷臨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後太守皆自封固,專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與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縣令嚐餉栗,置絹於薄下,昭笑而還之。普通五年,爲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
昭所蒞官,常以清靜爲政,不尚嚴肅。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私門生,不交私利。終日端居,以書記爲樂,雖老不衰。博極古今,尤善人物,魏、晉以來,官宦簿閥,姻通內外,舉而論之,無所遺失,世稱爲學府。性尤篤慎,子婦嚐得家餉牛肉以進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負闇室,類皆如此。後進宗其學,重其道,人人自以爲不逮。卒,諡曰貞。
長子諝,位尚書郎,湘東王外兵參軍。諝子準有文才,梁宣帝時,位度支尚書。
昭弟映字徽遠,三歲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勵行,非禮不動。始昭之守臨海,陸倕餞之,賓主俱歡,日暮不反。映以昭年高,不可連夜極樂,乃自往候接,同乘而歸。兄弟並已斑白,時人美而服焉。及昭卒,映喪之如父,年踰七十,哀戚過禮,服製雖除,每言輒慟。天監中,位烏程令,卒於太中大夫。子弘。
孔休源字慶緒,會稽山陰人,晉尚書衝之八世孫,衝即開府儀同三司愉之世父也。曾祖遙之,宋尚書水部郎。父佩,齊通直郎。
休源十一而孤,居喪盡禮,每見父手所寫書,必哀慟流涕 不能自勝,見者莫不爲之垂泣。後就吳興沈麟士受經,略通大義。州舉秀才,太尉徐孝嗣省其策,深善之,謂同坐曰:“董仲舒、華令思何以尚此,可謂後生之準的也。觀此足稱王佐之才。”琅邪王融雅相友善,乃薦之於司徒竟陵王,爲西邸學士。
梁台建,與南陽劉之遴同爲太學博士,當時以爲美選。休源初到都,寓於宗人少府孔登。曾以祠事入廟,侍中範雲一與相遇,深加褒賞,曰:“不期忽覯清顔,頓祛鄙吝,觀天披霧,驗之今日。”後雲命駕到少府,登便拂筵整帶,謂當詣己,備水陸之品。雲駐箸命休源,及至,命取其常膳,止有赤倉米飯,蒸鮑魚。雲食休源食,不舉主人之饌。高談盡日,同載還家。登深以爲愧。尚書令沈約當朝貴顯,軒蓋盈門,休源或時後來,必虛襟引接,處之坐右,商略文義。其爲通人所推如此。
梁武帝素重昭,梁台建,以爲給事黃門侍郎,領著作,兼禦史中丞。天監三年,兼五兵尚書,參選事。四年即真。曆位左戶尚書,安成內史。郡自宋來,兵亂相接,府舍稱凶。每昏旦間,人鬼相觸,在任者鮮以吉終。及昭至,有人夜見甲兵出,曰:“傅公善人,不可侵犯。”乃騰虛而去。有頃風雨總至,飄郡聽事入隍中,自是郡遂無患,鹹以昭貞正所致。郡溪無魚,或有暑月薦昭魚者,昭既不納,又不欲拒,遂餧於門側。郡多猛獸爲害,常設檻阱,昭曰:“人不害猛獸,猛獸亦不害人。”乃命去檻阱,猛獸竟不爲害。
曆秘書監,太常卿,遷臨海太守。郡有蜜岩,前後太守皆自封固,專收其利。昭以周文之囿,與百姓共之,大可喻小,乃教勿封。縣令嚐餉栗,置絹於薄下,昭笑而還之。普通五年,爲散騎常侍、金紫光祿大夫。
昭所蒞官,常以清靜爲政,不尚嚴肅。居朝廷,無所請謁,不畜私門生,不交私利。終日端居,以書記爲樂,雖老不衰。博極古今,尤善人物,魏、晉以來,官宦簿閥,姻通內外,舉而論之,無所遺失,世稱爲學府。性尤篤慎,子婦嚐得家餉牛肉以進昭,昭召其子曰:“食之則犯法,告之則不可。取而埋之。”其居身行己,不負闇室,類皆如此。後進宗其學,重其道,人人自以爲不逮。卒,諡曰貞。
長子諝,位尚書郎,湘東王外兵參軍。諝子準有文才,梁宣帝時,位度支尚書。
昭弟映字徽遠,三歲而孤。兄弟友睦,修身勵行,非禮不動。始昭之守臨海,陸倕餞之,賓主俱歡,日暮不反。映以昭年高,不可連夜極樂,乃自往候接,同乘而歸。兄弟並已斑白,時人美而服焉。及昭卒,映喪之如父,年踰七十,哀戚過禮,服製雖除,每言輒慟。天監中,位烏程令,卒於太中大夫。子弘。
孔休源字慶緒,會稽山陰人,晉尚書衝之八世孫,衝即開府儀同三司愉之世父也。曾祖遙之,宋尚書水部郎。父佩,齊通直郎。
休源十一而孤,居喪盡禮,每見父手所寫書,必哀慟流涕 不能自勝,見者莫不爲之垂泣。後就吳興沈麟士受經,略通大義。州舉秀才,太尉徐孝嗣省其策,深善之,謂同坐曰:“董仲舒、華令思何以尚此,可謂後生之準的也。觀此足稱王佐之才。”琅邪王融雅相友善,乃薦之於司徒竟陵王,爲西邸學士。
梁台建,與南陽劉之遴同爲太學博士,當時以爲美選。休源初到都,寓於宗人少府孔登。曾以祠事入廟,侍中範雲一與相遇,深加褒賞,曰:“不期忽覯清顔,頓祛鄙吝,觀天披霧,驗之今日。”後雲命駕到少府,登便拂筵整帶,謂當詣己,備水陸之品。雲駐箸命休源,及至,命取其常膳,止有赤倉米飯,蒸鮑魚。雲食休源食,不舉主人之饌。高談盡日,同載還家。登深以爲愧。尚書令沈約當朝貴顯,軒蓋盈門,休源或時後來,必虛襟引接,處之坐右,商略文義。其爲通人所推如此。
武帝嚐問吏部尚書徐勉求一有學藝解朝儀者,爲尚書儀曹郎,勉曰:“孔休源識見清通,詳練故事,自晉、宋起居注,誦略上口。”武帝亦素聞之,即日除兼尚書儀曹郎。時多所改作,每逮訪前事,休源即以所誦記隨機斷決,曾無疑滯。吏部郎任昉常謂之爲“孔獨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