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磨刀霍霍向吐蕃(2 / 2)

隻因大理如今國勢強勁,而段興已經完婚,且在江湖上放言,娶妾隻憑緣分,其他概不受理。

而段譽還沒結婚,是的!

段譽還沒結婚。

已經被段興賜予封號“逍遙王”的段譽,因為癡念王語嫣,卻又被彼此二人親兄妹的身份所限製著,一直沒有結婚的打算。

這位武林“翩翩濁世佳公子、懲奸除惡逍遙王”內心的苦悶,除了段興,無人能夠理會。

可這事段興沒辦法解決,誰讓段譽還頂著段正淳兒子的身份呢。

說起王語嫣,如今貴為大理國公主,卻也是一直不嫁,隻因當初段興在年幼的王語嫣紅唇上,那深情的一吻,讓王語嫣時時想念,偶見段興之時,那嚴重一抹癡情、怨意,讓段興不由為之一顫,但二人乃堂兄妹,終究沒有結果,可謂是一段孽緣。

至於段正淳其他的私生子女,盡皆被尋回安置在大理,那人數,嘖嘖,兵強馬壯,堪堪數十人人,狠是為人丁稀少的大理皇族擴充了一把,直氣的原配刀白鳳正式出家,再也不回王府看一眼那負心漢。

公元1111年8月初,吐蕃內戰升級。

煙雨樓除了部分探子留守南宋以外,其餘人幾乎傾巢而出,深入吐蕃進行搗亂,或是煽風點火,或是栽贓嫁禍,再與一品堂配合,弄出一批又一批的馬賊,洗劫各個部落,好好的一個吐蕃國麵臨四分五裂。

整個吐蕃國如今可上馬控弦人數不足十萬,其餘不是婦孺便是老人。可即便如此,各處還依然征戰不休,隻打的西域千裏哀嚎之聲不絕。

大理的軍隊和西夏的軍馬,很默契的紛紛在吐蕃邊境退兵30裏,看似風平浪靜,給予吐蕃足夠的空間,實則內部已然整軍備戰,完全一副磨刀霍霍向豬羊的姿態。

同月,大遼軍隊和南宋軍隊在經過了一個月左右的彼此試探之後,大將軍耶律清狠狠一揚馬鞭,大遼十五萬兵馬正式向南宋發起了滅國之戰。

“平北王”趙遄雲淡風輕,一邊傳信國內一切盡在掌握,一邊與大遼內部暗通曲款,南宋城池一座接一座的被遼軍攻克而下。

最神奇的是,在如此戰況之下,“平北王”趙遄的勢力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是越打越大。

整個北宋部隊當中所有非“平北王”的異己勢力,皆被趙遄用各種各樣的理由派出去與遼軍決一死戰,而“平北王”的嫡係部隊則是邊退邊收編敗軍,軍隊人數與日俱增,隱然有突破20萬的大關。

實際上,在南宋成立之初,宋國軍隊能戰之兵足有30多萬人,隻是據城而守的話,是完全可以抵抗大遼15W兵馬,畢竟戰線一旦拉長,大遼兵馬不適攻城,又沒有足夠的補給線,加上南方多是水路,大遼兵馬不適船水,稍不注意,反而有被反殲滅的可能,所以退兵隻是時間問題。

隻可惜,在趙遄的幕後操作下,宋國部隊人數越打越少,城池越打越沒。

終於在9月末,大遼軍馬除卻留守新占領的地盤以外,所有能戰之兵足有12萬人,分北、東、西三麵包圍住了應天府。

在應天府的南方是趙遄的5萬人馬(其餘人馬神奇的消失無蹤),在趙遄對趙構的奏折上寫的是,其餘士兵皆已陣亡。而在應天府內的是宋國最後的三萬士兵,兩方互為倚靠。

一時之間,大遼沒有什麼好的攻城辦法,局勢僵持了下來。

同月初,吐蕃內戰結束,能戰之士剩餘不足5萬人,頭過車轆者,算上婦孺老弱,不足八十萬。

舉國上下,麵對突然進犯的大理、西夏40萬聯軍,獻城投降,大理正式一統吐蕃。

段興在安排大量吐蕃氏族前往南荒之後,迅速派遣天龍寺大量和尚,以摧枯拉朽之勢一掃吐蕃境內所有寺廟,並在拆毀了所有寺廟之後,原地建立起天龍寺的分寺。

至於那些個前往南荒的氏族去的也不是什麼好地方,而是大理軍隊與天竺接壤的邊境線,隨軍前去的還有一些吐蕃境內根深蒂固的佛教分支或亦是正統……

以佛倫佛,在段興看來,還是吐蕃的各支佛教更為適合一些。

大理的天龍寺,在隨著段興不斷征戰四方,如今更偏向於武功一脈的傳承,精心做佛學的越來越少。若不是枯榮大師已經回寺坐鎮,死活都要培養一批精研佛學之徒的話,恐怕如今的天龍寺已經徹底變為段興培養親信高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