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慈臉上黃氣一閃而過,說道:“大輪明王眼光敏銳,佩服,佩服。”
鳩摩智聰明穎悟,武學上識見又高,對少林“七十二絕技”更是如數家珍,都不用看波羅星和玄生之前對的那一掌,便知道“天衣無縫”這招的精義所在,假言聞之於哲羅星,總之是要證明此乃天竺武學。
玄慈不知道鳩摩智早就對少林“七十二絕技”了如指掌,隻道鳩摩智這番話,是適才見了波羅星的招數而發,竟能於一瞥之間便看破了這一招高深掌法中的秘奧,此人天份之高,眼力之利,確也是世所罕見。至於什麼哲羅星早就跟他說過雲雲,全是欺人之談。
他微一沉吟,便道:“玄生師弟,煩你到藏經樓去,將記載這三門武功的經籍,取來讓眾人武林同道一觀。”
玄生道:“是!”轉身出殿,過不多時,便即取到,交給玄慈。
大雄寶殿和藏經樓相距幾達三裏,玄生在片刻間便將經書取到,身手實是敏捷之極。外人不知內情,也不以為異,少林寺僧眾卻無不暗自讚歎。
那三部經書紙質黃中發黑,顯是年代久遠。玄慈將經書放在方桌之上,說道:“眾位同道請看,三部經書中各自敘明創功的經曆。大輪明王不信老衲的話,難道眾位同道也看不出其中蹊蹺之處,莫非少林寺上代方丈大師這等高僧碩德,也會妄語欺人?又難道早料到有今日之事,在數百年前便先行寫就了,以便此刻來強辭奪理?”
鳩摩智裝作沒聽出他言外之意,將《般若掌法》取了過來,一頁頁的翻閱下去。他早就看過全套的“少林七十二絕技”,此刻將經書翻閱起來,心中卻是另有打算。
其他眾人,則是按照武林威名,分別取閱,萬劍門門主星萬魂抓起一本《摩訶指秘要》,張天師取閱《大金剛拳神功》。其他眾人隻隨意看了看序文、跋記,便分別放回到了桌子上。
一來在場眾人都是精明萬分之輩,當玄慈拿出經書之時,心中就已認定此事十有八九,少林是站在正義的一放。玄慈大師又是一代高僧,既然如此說,決無虛假,若再詳加審閱,不免有見疑之意,禮貌上頗為不敬。二來這是少林派的武功秘本,自己是別派高手名宿,身份有關,不便窺探人家的隱秘。
一時大殿上除了眾人輕聲呼吸之外,便是書頁的翻動之聲。
鳩摩智翻完《般若掌法》,接看《摩訶指秘要》,再看《大金剛拳神功》,都是一頁頁的慢慢閱讀。少林群僧注視鳩摩智的臉色,想知道他是否能在這三本古籍之中找到什麼根據,作為強辯之資,但見他神色木然,既無喜悅之意,亦無失望之情。眼見他一頁頁的慢慢翻完,合上了最後一本《大金剛拳神功》,雙手捧著,還給了玄慈方丈,閉眼冥想,一言不發。
玄慈見他這等模樣,倒是莫測高深。隻有段興冷笑一聲,心中暗道:“這賊廝不知又要玩弄什麼花樣,明明早就修煉了所有的少林絕技功法,此時卻又看的如此詳細。”
想一想,段興不由得曬然一笑,鳩摩智跟少林越是作對,自己待會出手,少林就越要承自己的情,對自己來說,這是好事,自己又何必替少林去瞎操心。
過了好一會,鳩摩智張開眼來,向哲羅星道:“師弟,日前你將般若掌的要訣念給我聽,我記得梵語是:因苦乃羅斯,不爾甘兒星,柯羅波基斯坦,兵那斯尼,伐爾不坦羅……翻成華語是:‘如或長夜不安,心念紛飛,如何懾伏,乃練般若掌內功第一要義。’是這句話麼?”
哲羅星一怔,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隨口答道:“是啊,師兄翻得甚是精當。”
少林眾高僧麵麵相覷,無不失色,輩份較低之眾僧卻都側耳傾聽。鳩摩智又嘰哩咕嚕的說了一大篇梵語,說道:“這段梵文譯成華語,想必如此:卻將紛飛之心,以究紛飛之處,究之無處,則紛飛之念何存?返究究心,則能究之心安在?能照之智本空,所緣之境亦寂,寂而非寂者,蓋無能寂之人也,照而非照者,蓋無所照之境也。境智俱寂,心慮安然。外不尋塵,內不住定,二途俱泯,一性怡然,此般若掌內功之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