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小無相功”和“鬥轉星移”,兩門絕世內功心法,段興更多的是用來做招式使用,因為體內有著變異的“北冥神功”,因此段興修煉“小無相功”就不會出現原著當中鳩摩智最後走火入魔的下場,隻要段興願意,體內真氣可以隨意轉換形態,神奇萬分。唯一遺憾的是,一旦轉換體內真氣,段興無論打的如何驚天動地,生死相搏,也無法加深對自身武道的認識。所以想要提升境界,段興還需要老老實實用“純陽真氣”與人對敵。
而慕容家的震家絕學“鬥轉星移”絕對是段興無法舍棄的內功心法,雖然因為有了自己武道的原因,不能向慕容龍城一般將這門功法修煉到最高境界,但是關於“鬥轉星移”當中的武學知識,段興研究的是最為徹底。
“借力打力”的技巧,不是用嘴說說就能做到的事情,就算段興如今施展“舉日攬月”,能將自身防禦與這方天地規則稍微的融合在一起,與人打鬥之時,基本處於不敗之地。段興還是希望能夠將借力打力的技巧捉摸到極致。能夠讓別人打不到自己,比什麼防禦功法都強。
段興招式一起手,對麵玄慈方丈臉色立時難看了起來。
作為少林方丈,玄慈武功雖然不是少林寺最高的,但是眼界絕對是出類拔萃的。一看段興的動作,玄慈就知道今日之事恐怕少林要遭一劫難。
同樣都是先天境界的高手,可玄慈方丈麵對著段興竟突然生出了無法匹敵的想法,隻看段興身前那真氣組成的滾滾熱浪氣牆,玄慈方丈就沒有把握能夠攻破進去。
到了玄慈方丈這種武功境界,已經能夠稍微感應到天地規則,先天境界的提升,就是不斷加深自己與天地規則契合的一個過程。
可玄慈方丈如今也就是在摸索規則的境界,卻碰到直接開始使用規則的段興,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為不智,玄慈方丈內心已經流淚滿麵,暗道一聲:“這可如何是好,是否應讓其他門派高手先上前將逍遙掌門的真氣耗盡,最後再由自己出手,一舉奠定乾坤才是真理?”
這邊玄慈方丈神色變幻、陰晴不定,那邊段興保持微笑、春風宜人,太強的畫麵反差讓大殿當中的眾人各個噤聲,不敢說話,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惹到了場中二人,就看場中二人無風自動的衣袖,肉眼可見的內力外放氣流,哪個都不是眾人可以隨意招惹的存在。
就在玄慈方丈心中捉摸著,如何讓別派高手先頂上來之時,門外傳進一道響亮的聲音,隻聽“雪山大輪寺主持、吐蕃國師鳩摩智攜大遼駙馬慕容複,拜訪少林玄慈方丈”。
聲音混潤飽滿,轟隆不絕,內力鼓蕩其中,直震的大雄寶殿都產生了一絲顫抖,灰塵簌簌,落個不停。
大殿眾人齊齊色變,隻看這威勢,又是一個先天高手。
段興和玄慈方丈相視一眼,彼此很有默契的同時停下了動作,各自又恢複了一幅高人形象。
隻不過玄慈方丈心中是暗呼一聲“僥幸!”
段興雖然不動聲色,心中卻不解道:“這鳩摩智怎的跟個事媽似的,哪裏有事,哪裏就有他。”
隨著雙方再次恢複戰前的氣氛,從大殿正中走進二人,一個正是滿身珠光寶氣、佛陀氣象、金光四射的鳩摩智,另一人卻是春風得意、英俊瀟灑的慕容複慕容公子。
二人身後卻是分成兩列進來數十人,左列是站在鳩摩智身後的一眾徒子徒孫,當然還少不了為鳩摩智撒花的年輕貌美的姑娘們。
右列是跟在慕容複身後,一眾十八騎,各個自帶一身殺氣,給人無盡戰意的大遼燕雲騎士。
二人甫一進場,鳩摩智就麵帶佛陀微笑,正要張嘴說話,卻猛然間渾身一震,看著段興的眼光充滿了異樣,隨後又轉過了頭,若無其事的對著玄慈方丈道:“貧僧久聞少林寺乃大宋佛門聖地,今日特與至交好友慕容公子一起攜手拜訪,還望方丈見諒我等二人不請自來,唐突之罪。”
玄慈方丈高呼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素問鳩摩智大師在佛法上修為精深,今日能得一見,也是老衲幸事,又何來唐突一說。”
鳩摩智哈哈大笑,眼中精光一閃,道:“既如此,貧僧有一問還請方丈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