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西夏(2)(2 / 2)

那漢子不答,隻拔足飛奔,身形極快,轉眼間便轉過了山坳。眾人叫道:“這人膽小,臨陣脫逃,快截住他。”霎時之間,十餘人追了下去,個個是輕功上佳之輩,但與那區島主相距已遠,不知是否追趕得上。

突然間“啊”的一聲長聲慘呼,從山後傳了過來。眾人一驚之下,相顧變色,那追逐的十餘人也都停了腳步,隻聽得呼呼風響,一顆圓球般的東西從山坳後疾飛而出,掠過半空,向人叢中落了下來。

烏老大縱身躍前,將那圓物接在手中,燈光下見那物血肉模糊,竟是一顆首級,再看那首級的麵目,但見須眉戟張,雙目圓睜,便是適才那個逃去的區島主。

烏老大顫聲道:“區島主……”一時之間,他想不出這區島主何以會如此迅速的送命,不平道人哈哈大笑,說道:“劍神神劍,果然名不虛傳,卓兄,你把守得好緊啊!”

山坳後傳來一個清亮的聲音道:“臨陣脫逃,人人得而誅之。眾家洞主、島主,請勿怪責。”正是趁著烏老大講話之際,被不平道人派去守衛關卡的劍神。

眾人從驚惶中覺醒過來,都道:“幸得劍神除滅叛徒,才不致壞了咱們大事。”

烏老大看看了左右,心中覺得今日之事太多波折,但此際已經是騎虎難下,咬咬牙,大喝道:“兄弟們,今日我等聚會已經犯了規矩,從此隻有跟縹緲峰勢不兩立一條路可走。大家夥就算再要有三心兩意,那也不容你再畏縮後退了。”他一說完,當即擎鬼頭刀在手。眼神凶狠的看向眾人。

一幹人等齊聲叫道:“不錯,該當如此!大夥兒歃血為盟,從此有進無退,跟老賊婆拚到底了。”

一旁站在的不平道人、劍神和芙蓉仙子看著場中情形,嘴上卻是露出個含義不明的笑容。

……

遼時南京,便是今日的北京,當時稱為燕京,又稱幽都,為幽州之都。後晉石敬塘自立稱帝,得遼國全力扶持,石敬塘便割燕雲十六州以為酬謝。

燕雲十六州為幽、薊、涿、順、檀、瀛、莫、新、媯、儒、武、蔚、雲、應、後周、宋朝三朝曆年與之爭奪,始終無法收回。

燕雲十六州占據形勝,遼國駐以重兵,每次向南用兵,長驅而下,一片平陽之上,大宋無險可守。宋遼交兵百餘年,宋朝難得一勝,兵甲不如固是主因,而遼國居高臨下以控製戰場,亦占到了極大的便宜。

燕京城方三十六裏,共有八門。東是安東門、迎春門;南是開陽門、丹鳳門;西是顯西門、清晉門;北是通天門、拱振門。兩道北門所稱為通門、拱振,意思是說臣服於此,聽從來自麵的皇帝旨。南院大王的王府在城之西南。城裏但見坊市、廨舍、寺觀、官衙,密布四城,一時觀之不盡。

原著強大的糾正曆史效應再一次體現,蕭峰帶著阿朱出了關外之後,按照原著的軌跡,終究還是躲不過命運之輪,與耶律洪基結拜,成了南院大王。這一來,燕雲十六州固然屬他管轄,便西京道大同府一帶、中京道大定府一帶,也俱奉他號令。

威望既重,事物纏身,蕭峰早已煩不勝煩,見南院樞密使耶律莫哥精明強幹,熟習政務,便將一應事務都交了給他。

這一日,蕭峰久居宮殿,悶的慌了,便帶著阿朱,輕簡從,在市街各處遊觀。彼時南京城街道寬闊,市肆繁華,遠勝上京,來來往往的都是南朝百姓,所聽、所講的也盡是中原言語。讓二人煩悶的心情也有了些舒緩。

二人正說笑著要給阿朱買些水粉之時,一騎快馬從皇宮方向疾馳而來,馬上人一身禁衛服侍,正是皇帝耶律洪基的近衛。

到得近前,那近衛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道:“稟南院大王,陛下有旨,請南院大王速去皇宮一見,有要事相商。”

蕭峰看了眼阿朱,有心想拒絕,卻被阿朱輕輕挽住了胳膊,柔聲道:“既然陛下有請,蕭大哥還是去看看吧,阿朱自己隨意買些回府便是。”

蕭峰道:“可是……”

阿朱溫柔的道:“不用擔心我,快去吧!蕭大哥畢竟是南院大王,應以大事為重。阿朱這就回去溫上一壺酒,等蕭大哥回來!”

說著,還給蕭峰眨了下眼睛,暗中傳過一道訊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蕭峰點點頭,深情的握住阿朱的手,傳音入密道:“待得再過幾天,我便辭官,咱們去大理看看義弟去。”

見阿朱點頭,蕭峰開懷一笑,不再猶豫,隨著那侍衛趕去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