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江湖大事記(2 / 2)

更多的人則是冷眼旁觀惋惜“北喬峰、南慕容”的時代一去不複返。而慕容複的大批鐵杆江湖粉絲則是希望慕容複能出麵解釋一番,為何他在大宋待得好好的,卻突然去了大遼。隻是慕容複自從被人在大遼皇宮撞見之後,如空氣隨風飄散一般,就此消失不見。再也沒有人看見過他。

在前兩個事情對武林造成強大的轟動效果之下,第三個事情就顯得有些無所謂了。

雪山大輪寺的主持婆娑羅傷重不治,圓寂歸西。臨死之時,將畢生功力以醍醐灌頂大法傳給了親傳弟子鳩摩智,並將大輪寺主持之位也一並傳了給他。

鳩摩智號稱雪山大輪寺幾百年來第一天才,聰穎非凡,悟性驚人。不隻在武學方麵一點就通,就連佛法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勝過了他師父婆娑羅不知凡幾。

接任大輪寺主持之位後,鳩摩智在吐蕃國都城和其個幾個大的地區、部落,進行巡回講演佛法。等到最後回到吐蕃國都城的時候,鳩摩智聲望大漲,信徒數量直線上升,整個吐蕃國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成了鳩摩智的信徒。包括吐蕃國王也天天嘴裏念叨著“鳩摩智大師說……”“鳩摩智大師認為……”之類的話,整個人仿佛入魔一樣。

鳩摩智前腳踏入都城,吐蕃國王的傳令兵就到了鳩摩智麵前,說道:“奉國王旨意,邀請鳩摩智大師到王宮一敘。”

應吐蕃國王邀請,鳩摩智在王宮待了半個月。半個月之後,吐蕃國王正式宣布,封鳩摩智為吐蕃國師,封號“大輪明王”。鳩摩智一輪佛法演講,奠定了他吐蕃國佛法第一人的無可撼動地位。

有小道消息稱,鳩摩智不僅佛法、武功堪稱吐蕃國第一,就連風度、氣質、長相在吐蕃國也是無人可及,信徒當中一多半都是女子。甚至有女子為了見鳩摩智一麵,不惜一步一磕頭的登上了雪山,來到大輪寺門前一跪就是三、五天。但是讓眾多女子失望的是,“大輪明王”鳩摩智將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佛法和武功,對於男女之事興趣缺缺,讓不少女子暗自神傷,夜夜以淚洗麵。

等到這三件事情在江湖上傳的沸沸揚揚之時,段興已經出發前往定南府了。

聽完拓拔楓的敘述,段興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丁春秋和鳩摩智還好些,沒有脫離原著太多。隻是慕容複竟然跑去大遼,實在是讓自己百思不得其解。“難道就因為我把他家武學都拿走了,他就不想在中原混了嗎?沒道理啊……”

段興又如何能夠知曉,慕容複成天背負著複國的大任,心中沒有一天放鬆過。一個是這麼些年,他雖然闖出了“南慕容”的稱號,但是對於複國的事情一直也沒有什麼成績,著實讓他心中著急。第二個則完全就是因為段興的緣故,段興將慕容氏收藏的頂級武學,包括慕容氏家傳絕學《鬥轉星移》都給拿跑了,讓慕容複覺得自己丟盡了人。雖然段興將這事情藏的嚴嚴實實,但慕容複卻怕消息一旦走漏,自己名聲掃地,再無顏麵在江湖之上立足,更不要談複國的大業。

思來想去,慕容複變換了身份,以李延宗的名字加入了西夏“一品堂”,同時又以自己“南慕容”的江湖名氣加入了大遼國。慕容複打的好算盤,無論是西夏也好,還是大遼也罷,隻要有一個能夠將大宋打敗,自己的身份就會隨之水漲船高。屆時,利用自己武功,和在西夏、大遼的聲望組織人手再圖複國大業,當是勝算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