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昨日段興安然回到皇宮,又帶來了兩本絕世秘籍,此生晉升先天高手有望,保定帝的心情非常的愉悅。雖然大理皇朝似乎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是這不影響保定帝現在的好心情。
因此,今日早朝,保定帝又恢複了往日那如沐春風般的笑容,讓底下的大臣們嘖嘖稱奇。今日早朝也無甚大事,無非是大理國哪哪哪如今又有什麼情況了,主要的就是關於這幾天全國過節,收入和支出以及安保情況雲雲。
可惜好景不長,就在保定帝一麵微笑應對群臣,一麵心裏想著趕緊結束回去研究北冥神功之時,一個不和諧的聲音終於還是出現了。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禮部尚書王庭驚站了出來。話說王庭驚此人到是個傳奇人物,大家不要因為他的名字而想到女生方麵去,此人名字可是大有典故。據傳,停經剛出生的時候……錯了,是庭驚剛出生的時候,天上正好打雷又下雨。庭驚的父母都是農民,沒有讀過多少書籍,本來大夫斷定庭驚是難產,因為庭驚的母親都拖了預產期三天還沒有生出庭驚來,結果剛好一個電閃雷鳴,庭驚母親被嚇了一跳。結果,庭驚就順利出生了。這可開心壞了庭驚的父親,當時庭驚父親就想感謝這雷,但是想想農村娃都是什麼虎啊豹啊,雷啊雨啊的太俗。
思來想去,老爺子突然發現自己這不是在院子裏嗎。那就叫院電,後來捉摸不好聽,便去請教村裏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夫子,老夫子也沒有告訴這老爺子該起什麼樣的名字好,老頭著急了,問:“那院字可用什麼其他字代替否?”這老夫子就告訴老爺子用了個“庭”字。那老頭又問“這雷如何描述?”老夫子告訴他“驚雷”二字。
順利成章的,庭驚這霸氣側漏的名字就這麼出世了。要說停經這孩子……不是,是庭驚這孩子果然就如驚雷一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鄉裏八村的也沒幾個孩子讀書,偏偏庭驚這孩子從小聰敏,背書不用第二遍,堪稱過目不忘。十八歲遊學中原,二十五歲回到大理,直接參加大理皇城舉行的科考,一舉中的。當真是震驚了整個大理城。還是上一任皇帝將庭驚提拔,使之做到了禮部尚書的位置。
但是沒等咱們的庭驚尚書一展所長,這不,宮廷劇變,皇上換人了。要說庭驚還要感謝保定帝,原先的大臣們除了上一任皇帝的死忠派係,基本都沒有怎麼動,如果說有動的,那也都是高相國動的。
可是偏偏庭驚這孩子就認死理,他認為他的恩人是被保定帝和高相國一起幹掉的,所以一直在朝堂上對保定帝的政策陰奉陽違,尤其是在禮儀方麵更是三天一小鬧,五天一大吵。偏偏此人在文學和禮儀方麵確實功夫下的很深,別人又挑不出毛病,高相國早就想收拾他了,可惜皇上一直按兵不動,他也不能隨便就把一個尚書拿下。到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情。
卻說這禮部尚書王庭驚站出來所為何事?
保定帝也很是好奇,這幾天也沒出什麼禮節方麵的錯誤,便到了一聲:“準奏。”
王庭驚一擺袖口,開口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陛下,微臣聽聞坊間傳言,太子失德,不適再繼任大統,還請陛下廢除太子之位。”
不等保定帝說話,旁邊鎮南王立馬站出隊列,衝著王庭驚喊道:“荒謬,你一堂堂禮部尚書,怎可因坊間傳聞而讓陛下廢除太子,你是不是禮部尚書的位置坐久了,腦子迷糊了,太子是說廢就能廢的嗎?簡直一派胡言。”
王庭驚不緊不慢的連頭也不回繼續看著保定帝說道:“陛下,按照廢除太子的禮法,隻憑坊間傳言當然不足以取。但是據微臣了解,太子這些年隻顧著學武。對於四書五經、禮儀法規、帝王之術等根本沒有任何涉獵。試問我大理皇朝如何能讓一介武夫來統治,惜文德神武太祖皇帝那是文成武德,到如今太祖皇帝的子孫如果隻學武不懂文,將來也隻能是將軍之才,如何勝任帝王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