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火把節的第一天晚上,小孩子們除了唱歌、跳舞、捉迷藏外還做一種叫“老鷹抓小雞”的遊戲。由一人扮做“老鷹”,其餘的人排成一條長龍,依次揪住前一人的後衣擺,長龍的第一人扮做“母雞”護後麵的“小雞”。“老鷹”拚命抓後麵的“小雞”,後麵的“小雞”看到“老鷹”來抓時,前麵的“母雞”也拚命去抓“老鷹”,如果“老鷹”被“母雞”抓著,就要來充當母雞保衛小雞。後麵的小雞一方麵要擺動以躲避老鷹,一方麵還要“吱喲”地叫喚。“老鷹抓小雞”遊戲前,母雞要張開翅膀護小雞(扮母雞者伸開雙手)並學母雞叫“咕來!咕來!”老鷹才能開始抓小雞。
除了“老鷹抓小雞”外,還有一種規模較小的“狐狸護石子”的遊戲。人們在大敞壩上燒起一堆篝火,做各種遊戲時,上下輩之間的拘謹在這節日的氣氛中蕩然無存。
人們狂歡到一彎弦月升上東山時才回家歇息。姑娘們激動得索性不睡,你幫我我幫你地幫著收拾打扮。準備第二天的穿著打扮,並準備幹糧、肉食、水果等東西,以便更好地前往相聚過節之地。
曆代大理的統治者對於傳統節日都是非常尊重且持積極的態度,原因無他,偶爾的放縱和歡樂既能展現出國泰民安的景象,又能將一些因為施政所帶來的負麵影響、貴族和貧民之間的矛盾、以及其他一些國內不利於和諧的因素在節日期間進行淡化,轉移民眾視線,更有利於國家的統治。
因此每到節日這期間,不隻是大理皇室,包括各級大臣也都紛紛展現出平日不曾出現過的慷慨豪情,讓家丁散發一些果實,蔬肉,並且允許自家孩子在大街上一起熱鬧遊玩,當然,有條件的還是會安排幾個護衛的,畢竟不怕有得罪的人,就怕沒事找事的人。
今日是火把節的第三天了。
天氣陽光明媚,大理國從都城到縣再到鄉還都沉浸在前兩天的歡樂之中,日頭早已悄悄的爬上了半空。除卻那勤勞的婦人和為生計奔波勞累的男人已經從床上爬起,開始了一天的勞作以外,大部分的人還在做著那香甜的美夢。夢見家庭美滿和諧,夢見孩子茁壯成長,夢見前途一帆風順,夢見嫁娶美麗的新郎新娘。
就連平日裏大眼對小眼,彼此不服氣,有仇怨的人在這幾天也是逢人便給笑臉。有那為了一個姑娘還要決鬥的青年也會收斂自己的脾氣,轉而唱起山歌,跳起民族舞蹈以和平的方式爭取姑娘的芳心。
那在大理國的一些武林門派和人士也會互相拜訪,借機看看有沒有不錯的小夥和姑娘給自己門下弟子湊配一下良緣,拉近門派之間的關係。
至於那些個敢在節日期間鬧事的武林門派或者江湖宵小之輩,保定帝已經下令嚴加清理。對平日裏那些個作風不太好的重點門派和人士,早早派了軍隊和皇宮高手進行了盯梢。
對大理國的民眾而言,保定帝在位的這些年是非常安心的,唯一有些令人遺憾的是。一早聽說今年過節能看到天龍寺主持枯榮大師的親傳弟子也就是段興太子,不知為什麼從第一天保定帝出現主持節日開始就一直沒有看到過。
天龍寺可是大理國百姓心中的聖地,主持德高望重,那一般人肯定是看不到了,但是如果能看到主持親傳弟子,也就是下一屆主持,那也是讓人非常高興的事情。
一些人際關係廣泛、消息靈通的在四處打探太子的事情,卻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
不過,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又是誰開始說的,大理的大街小巷開始有關於一些太子的些謠言像風一樣慢慢飄過,真真假假,讓人無從判斷。
“什麼?太子沉溺酒色,品行不端?不會吧,太子才十歲啊!”
“什麼?太子圖謀他人門派重寶,滅人滿門,讓武林有誌之士給暗殺了?”
“什麼?太子被喜好男風的江湖敗類給劫走,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