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數字貨幣概況(1 / 3)

2.雙重支付

中心化管理係統通過實時修改用戶的賬戶餘額,可以有效地防止雙重支付(用戶利用網絡延遲等漏洞,把同一筆錢支付給兩個人),然而無人監管的係統很難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早期的數字貨幣也曾在這兩個問題上進行了嚐試。例如,B-money方案提出了一種協議,使用工作量證明機製進行貨幣發行。每筆貨幣的傳輸會廣播給所有用戶,每個用戶都知道別人的賬戶,因而可以證明交易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在網絡出錯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申請賠償,由第三方進行仲裁,如果仲裁無法達成一致,則每個用戶自行確定自己的賠償或懲罰額。

BitGold方案描述了一個使用去中心化方法創建永久工作量證明鏈的係統,該鏈記錄使用者的公鑰、時間戳和簽名。該方案認為工作量證明的價值在於稀缺、難以產生、可安全存儲與傳輸。通過點對點的拜占庭回彈(Byzantine-resilient)方法,BitGold可在傳輸時防止雙重支付。遺憾的是,拜占庭回彈方法依賴於網絡地址投票而不是計算力投票,因而容易遭受女巫攻擊(SybilAttack)。

而致力於創造匿名數字貨幣的DigiCash方案則使用了盲簽名Blind Signature算法來切斷貨幣提現與支付之間的聯係,首次在數字貨幣設計中引入了密碼學算法。

三、比特幣的誕生

2008年11月,一個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者組織)在某個隱秘密碼學討論小組中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Bit:A Peer-to-Peer Eleic Cash System),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中本聰認為:“借助金融機構作為可資信賴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信息,內生性地受製於‘基於信用的模式’(Trustbad Model)的弱點。”因此,他希望能創建一套“基於密碼學原理而不是基於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的電子支付係統。對應於現實生活中的現金交易,這個係統需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杜絕偽造貨幣,二是杜絕重複支付。

發表研究報告之後,中本聰開始著手開發比特幣的發行、交易和賬戶管理係統。2009年1月3日,該係統開始運行,中本聰隨之構造出第一個區塊鏈,它被稱為“上帝區塊”,最初的50個比特幣宣告問世。比特幣創新性的設計贏得了很多電子貨幣行業資深人士的讚許。B-money發明人戴偉(Wei Dai)認為比特幣的發明“意義重大”;BitGold發明人尼克·薩博(Nick Szabo)稱讚比特幣是“對世界的偉大貢獻”;著名密碼破譯專家哈爾·芬尼(Hal Finney)稱它“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來自創業公司OnlyOV的布魯斯·瓦格納(Bruce Wagner)稱其為“自互聯網問世以來最令人激動的一項技術”。

2.雙重支付

中心化管理係統通過實時修改用戶的賬戶餘額,可以有效地防止雙重支付(用戶利用網絡延遲等漏洞,把同一筆錢支付給兩個人),然而無人監管的係統很難防止這一情況的發生。

早期的數字貨幣也曾在這兩個問題上進行了嚐試。例如,B-money方案提出了一種協議,使用工作量證明機製進行貨幣發行。每筆貨幣的傳輸會廣播給所有用戶,每個用戶都知道別人的賬戶,因而可以證明交易的真實性和正確性。在網絡出錯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申請賠償,由第三方進行仲裁,如果仲裁無法達成一致,則每個用戶自行確定自己的賠償或懲罰額。

BitGold方案描述了一個使用去中心化方法創建永久工作量證明鏈的係統,該鏈記錄使用者的公鑰、時間戳和簽名。該方案認為工作量證明的價值在於稀缺、難以產生、可安全存儲與傳輸。通過點對點的拜占庭回彈(Byzantine-resilient)方法,BitGold可在傳輸時防止雙重支付。遺憾的是,拜占庭回彈方法依賴於網絡地址投票而不是計算力投票,因而容易遭受女巫攻擊(SybilAttack)。

而致力於創造匿名數字貨幣的DigiCash方案則使用了盲簽名Blind Signature算法來切斷貨幣提現與支付之間的聯係,首次在數字貨幣設計中引入了密碼學算法。

三、比特幣的誕生

2008年11月,一個化名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或者組織)在某個隱秘密碼學討論小組中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係統》(Bit:A Peer-to-Peer Eleic Cash System),提出了比特幣的概念。中本聰認為:“借助金融機構作為可資信賴的第三方來處理電子支付信息,內生性地受製於‘基於信用的模式’(Trustbad Model)的弱點。”因此,他希望能創建一套“基於密碼學原理而不是基於信用,使得任何達成一致的雙方,能夠直接進行支付,從而不需要第三方中介的參與”的電子支付係統。對應於現實生活中的現金交易,這個係統需要起到兩個作用:一是杜絕偽造貨幣,二是杜絕重複支付。

發表研究報告之後,中本聰開始著手開發比特幣的發行、交易和賬戶管理係統。2009年1月3日,該係統開始運行,中本聰隨之構造出第一個區塊鏈,它被稱為“上帝區塊”,最初的50個比特幣宣告問世。比特幣創新性的設計贏得了很多電子貨幣行業資深人士的讚許。B-money發明人戴偉(Wei Dai)認為比特幣的發明“意義重大”;BitGold發明人尼克·薩博(Nick Szabo)稱讚比特幣是“對世界的偉大貢獻”;著名密碼破譯專家哈爾·芬尼(Hal Finney)稱它“具有改變世界的潛力”;來自創業公司OnlyOV的布魯斯·瓦格納(Bruce Wagner)稱其為“自互聯網問世以來最令人激動的一項技術”。

比特幣的誕生,意味著一種新型的、去中心化的、無固定發行方的數字貨幣的誕生。本書所述數字貨幣,均指類似比特幣的新型數字貨幣,並在第一卷中以比特幣為例介紹數字貨幣的基本原理和技術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