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區塊鏈本質特征(1 / 3)

因此,對於企業來說,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在保證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同時也可適當在節點上做分工。例如Fabric1.0就是在節點上做分工,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區塊鏈的運行速度和處理速度。

區塊鏈相當於一個分布式賬本,依據時間順序把數據區塊組成鏈式數據結構,並且通過密碼學確保信息不可篡改。在區塊鏈中,不存在任何負責管理與控製的中心化的機構和硬件,因為它使用的是分布式核算型的存儲方式。

去中心化並非一個絕對的概念,區塊鏈會根據去中心化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共識機製,例如比特幣的共識機製被稱為“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除了“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機製(POS)”也是區塊鏈共識機製中的一種。在比特幣區塊鏈係統中,所有的節點均遵照一個共識算法,從而保證節點數據的一致性,而去中心化的特征則通過使用共識算法確定數據信任源的方式表現出來。

與中心化係統相比,去中心化係統的特點在於沒有已經指定好的數據信任源,它所有的信任源都是通過一種共識算法選擇出來的。比特幣的這種數據信任源選擇機製就如同競爭一般,共識算法則是在競爭中必須要遵循的規則,比特幣係統中的節點根據這一規則參與競爭成為比特幣中的“塊”。這種數據信任源選擇機製是判斷一個係統是否為去中心化係統的一種可行方式。

盡管由共識算法選擇出來的數據信任源並不能被某一主體輕易控製,但這也不是那麼絕對,例如,當一個人擁有超過該比特幣區塊鏈係統51%的計算力時,那麼該比特幣區塊鏈係統的主體便由此人擔當,並且去中心化程度可通過區塊鏈被單個主體控製的難易程度來確定。

區塊鏈依據節點的分布情況可劃分為公有鏈(Public Block)、聯盟鏈(sortium Block)、私有鏈(Private Block)三種類型。下麵簡單分析一下它們的去中心化。

(1)公有鏈的節點隻需要遵守一個共同的協議便可獲得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並且不需要任何身份驗證,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地發送交易信息。比特幣就是一種最典型的公有鏈,也是公有鏈最成熟的一個應用。鑒於比特幣作為公有鏈的獨特性,它獲得了“黑市交易中可信度最高的貨幣”的稱號。與聯盟鏈和私有鏈相比,公有鏈的節點被某一個主體控製的難度最大。

(2)聯盟鏈主要麵向某些特定的組織機構。因為這種特定性,聯盟鏈的運行隻允許一些特定的節點與區塊鏈係統連接,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區塊鏈產生了一個潛在中心。

因此,對於企業來說,為了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在保證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同時也可適當在節點上做分工。例如Fabric1.0就是在節點上做分工,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區塊鏈的運行速度和處理速度。

區塊鏈相當於一個分布式賬本,依據時間順序把數據區塊組成鏈式數據結構,並且通過密碼學確保信息不可篡改。在區塊鏈中,不存在任何負責管理與控製的中心化的機構和硬件,因為它使用的是分布式核算型的存儲方式。

去中心化並非一個絕對的概念,區塊鏈會根據去中心化的程度采用不同的共識機製,例如比特幣的共識機製被稱為“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

除了“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機製(POS)”也是區塊鏈共識機製中的一種。在比特幣區塊鏈係統中,所有的節點均遵照一個共識算法,從而保證節點數據的一致性,而去中心化的特征則通過使用共識算法確定數據信任源的方式表現出來。

與中心化係統相比,去中心化係統的特點在於沒有已經指定好的數據信任源,它所有的信任源都是通過一種共識算法選擇出來的。比特幣的這種數據信任源選擇機製就如同競爭一般,共識算法則是在競爭中必須要遵循的規則,比特幣係統中的節點根據這一規則參與競爭成為比特幣中的“塊”。這種數據信任源選擇機製是判斷一個係統是否為去中心化係統的一種可行方式。

盡管由共識算法選擇出來的數據信任源並不能被某一主體輕易控製,但這也不是那麼絕對,例如,當一個人擁有超過該比特幣區塊鏈係統51%的計算力時,那麼該比特幣區塊鏈係統的主體便由此人擔當,並且去中心化程度可通過區塊鏈被單個主體控製的難易程度來確定。

區塊鏈依據節點的分布情況可劃分為公有鏈(Public Block)、聯盟鏈(sortium Block)、私有鏈(Private Block)三種類型。下麵簡單分析一下它們的去中心化。

(1)公有鏈的節點隻需要遵守一個共同的協議便可獲得區塊鏈上的所有數據,並且不需要任何身份驗證,最顯著的特征就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地發送交易信息。比特幣就是一種最典型的公有鏈,也是公有鏈最成熟的一個應用。鑒於比特幣作為公有鏈的獨特性,它獲得了“黑市交易中可信度最高的貨幣”的稱號。與聯盟鏈和私有鏈相比,公有鏈的節點被某一個主體控製的難度最大。

(2)聯盟鏈主要麵向某些特定的組織機構。因為這種特定性,聯盟鏈的運行隻允許一些特定的節點與區塊鏈係統連接,這就不可避免地使區塊鏈產生了一個潛在中心。

例如那些以數字證書認證節點的區塊鏈,它們的潛在中心就是CA中心——證書授權中心(Certificate Authority);那些以IP地址認證節點的區塊鏈,它們的潛在中心就是網絡管理員。正如“擒賊先擒王”一樣,隻要控製住這些區塊鏈的中心,就有可能控製住整個區塊鏈係統。相比於公有鏈,聯盟鏈被控製的難度要低得多,所以聯盟鏈的去中心化程度並沒有公有鏈那麼高。